| 1 引言 | 第1-11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1-21页 |
| ·材料 | 第11-15页 |
| ·供试土样 | 第11页 |
| ·供试病原菌 | 第11页 |
| ·供试链霉菌株及其它菌株 | 第11-12页 |
| ·供试培养基 | 第12-14页 |
| ·供试药剂 | 第14-15页 |
| ·供试仪器 | 第15页 |
| ·方法 | 第15-21页 |
| ·土壤链霉菌的分离 | 第15页 |
| ·颉颃链霉菌的筛选 | 第15-16页 |
| ·菌株Z-L-22的鉴定 | 第16-18页 |
| ·菌株Z-L-22发酵培养条件的研究 | 第18-19页 |
| ·菌株Z-L-22代谢产物理化性质初步研究 | 第19-21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1-37页 |
| ·颉颃链霉菌的分离 | 第21页 |
| ·颉颃菌株的抑菌活性测定 | 第21-25页 |
| ·链霉菌平板抑菌能力测定 | 第21-23页 |
| ·链霉菌发酵滤液抑菌作用测定 | 第23-24页 |
| ·菌株Z-L-22对其他微生物的颉颃作用测定 | 第24-25页 |
| ·菌株Z-L-22的鉴定 | 第25-30页 |
| ·菌株Z-L-22形态及培养特征 | 第25-26页 |
| ·菌株Z-L-22的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 第26-27页 |
| ·菌株Z-L-22 16S rDNA序列分析 | 第27-29页 |
| ·菌株Z-L-22的鉴定 | 第29-30页 |
| ·菌株Z-L-22发酵条件研究 | 第30-33页 |
| ·培养基对菌株Z-L-22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30页 |
| ·温度对菌株Z-L-22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 ·初始pH值对菌株Z-L-22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31页 |
| ·溶氧量对菌株Z-L-22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31-32页 |
| ·菌株Z-L-22的生长曲线 | 第32页 |
| ·菌株Z-L-22的最佳发酵条件 | 第32-33页 |
| ·菌株Z-L-22代谢产物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 | 第33-37页 |
| ·发酵液稳定性测定 | 第33页 |
| ·活性物质的提取 | 第33-34页 |
| ·薄层层析(TLC)分析 | 第34-36页 |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定 | 第36-37页 |
| 4 讨论 | 第37-41页 |
| ·关于颉颃菌株的筛选 | 第37页 |
| ·关于链霉菌的鉴定 | 第37-38页 |
| ·关于菌株Z-L-22的发酵培养 | 第38-39页 |
| ·颉颃菌Z-L-22潜在应用价值的评价 | 第39页 |
| ·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 第39-41页 |
| 5 结论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 附录 | 第46-50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51页 |
| 作者简历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论文集 | 第53-61页 |
| 证明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