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和收益报告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第1章 收益及收益报告的慨述 | 第9-23页 |
| ·收益含义以及收益表的历史演进 | 第9-12页 |
| ·收益的含义 | 第9-11页 |
| ·收益表的历史演进 | 第11-12页 |
| ·传统收益报告的基础理论以及面临的挑战 | 第12-17页 |
| ·收益报告基础理论 | 第12-15页 |
| ·经济环境与会计收益的决定模式 | 第15-17页 |
| ·传统收益报告面临的挑战 | 第17-23页 |
| ·国外对传统收益报告的实证研究 | 第17-18页 |
| ·传统收益报告面临的挑战 | 第18-23页 |
| 第2章 全面收益报告模式的国际比较 | 第23-39页 |
| ·全面收益的理论基础 | 第23-28页 |
| ·全面收益的概念以及特点 | 第23-24页 |
| ·全面收益的确认与计量理论 | 第24-27页 |
| ·全面收益的确认原则 | 第27-28页 |
| ·各国以及国际组织全面收益报告现状 | 第28-39页 |
| ·英国的ASB与“全面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 | 第28-30页 |
| ·美国FASB的FAS130和全面收益 | 第30-32页 |
|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努力 | 第32-33页 |
| ·G4+1的协作成果 | 第33-35页 |
| ·全面收益报告方式的实证研究 | 第35-36页 |
| ·各国和国际组织的比较以及趋势分析 | 第36-39页 |
| 第3章 全面收益报告在我国推行的可行性分析 | 第39-48页 |
| ·全面收益报告的必要性 | 第39-40页 |
| ·有利于抑制利润操纵行为、完善我国资本市场 | 第39页 |
| ·有利于解决企业日益复杂的经济行为 | 第39-40页 |
| ·有利于我国会计的国际化 | 第40页 |
| ·我国实行全面收益报告环境制约因素 | 第40-41页 |
| ·我国的会计难以适应全面收益报告的要求 | 第40-41页 |
| ·公允价值的运用受到限制 | 第41页 |
| ·我国推行全面收益报告的思路 | 第41-48页 |
| ·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和制度 | 第41-42页 |
| ·完善公允价值运用的外部环境 | 第42-43页 |
| ·全面收益报告方式的思考 | 第43-46页 |
| ·未来编报一张统一的财务业绩报表的展望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