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一般理论论文--医学史论文

中国古代医学书籍发展史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导言第7-9页
第一章 中国书籍的起源与演变第9-17页
 一、中国语言文字的产生第9-11页
 二、中国书籍的载体与记录手段第11-14页
 三、中国书籍的版本与装帧第14-16页
 四、中国书籍的编纂方式第16-17页
第二章 先秦时期医书的编辑与整理第17-23页
 一、最早的书籍编辑者—史官第17-18页
 二、多种体裁书籍的产生第18页
 三、重要医书及特点第18-23页
第三章 秦汉时期医书的编辑与整理第23-30页
 一、第一部书籍目录的编辑者—刘向、刘歆第24页
 二、最早的医书私藏家—楼护第24-25页
 三、重要医书及新进展第25-30页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医书的编辑与整理第30-39页
 一、荀勖与李充第30-31页
 二、最早的佛经目录第31-32页
 三、最早注释医学经典者—吕广第32页
 四、重要医书及新进展第32-39页
第五章 隋唐时期医书的编辑与整理第39-48页
 一、隋代的藏书管理及目录学成就第40-41页
 二、唐代的藏书管理与书院的兴起第41-42页
 三、重要医书及新进展第42-48页
第六章 宋金元时期医书的编辑与整理第48-61页
 一、政府的访书、求书政策第49页
 二、三大刻书系统第49-50页
 三、校正医书局第50-51页
 四、历山书院与燕山窦氏活济堂第51-52页
 五、书籍的装帧、版权及字体第52-53页
 六、重要医书及新进展第53-61页
第七章 明清时期医书的编辑与整理第61-77页
 一、国子监、太医院与藩王府第62-65页
 二、武英殿第65-66页
 三、墨海书馆与江南制造局第66-67页
 四、私刻与坊刻第67页
 五、重要医书及新进展第67-77页
第八章 中国古代医学书籍的分类第77-99页
 一、分类的肇始第77-78页
 二、六分法第78-80页
 三、四分法第80-82页
 四、私家分类第82-87页
 五、各类医书简述第87-99页
第九章 中国古代医学书籍的特点第99-109页
 一、书名隐晦、意蕴幽深第99-100页
 二、作者庞杂、儒士居多第100-102页
 三、插图丰富、重意轻形第102-103页
 四、非医学文献多收医书第103-105页
 五、版本众多、散失严重第105-106页
 六、交叉重复、分化不足第106-109页
第十章 影响中国古代医学书籍发展的若干主要因素第109-119页
 一、社会政治第109-112页
 二、哲学观念第112-115页
 三、思维模式第115-117页
 四、价值观第117-119页
结语第119-120页
致谢第120-122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22-125页
参考资料第125-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限体积流矢量分裂法在洪水演进中的应用
下一篇:我国中小企业差别报告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