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相关研究 | 第9页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0-11页 |
2 调查性报道概说 | 第11-21页 |
·调查性报道的概念辨析 | 第11-16页 |
·西方学者对调查性报道概念的探究 | 第11-13页 |
·调查性报道的概念在中国的嬗变 | 第13-16页 |
·调查性报道的特点 | 第16-21页 |
·新闻性 | 第16-18页 |
·独立性 | 第18-19页 |
·科学性 | 第19页 |
·艰苦性 | 第19-20页 |
·轰动性 | 第20-21页 |
3 调查性报道的“源”和“流” | 第21-30页 |
·调查性报道在西方国家的起源和发展 | 第21-25页 |
·调查性报道在美国 | 第21-24页 |
·调查性报道在日本 | 第24-25页 |
·调查性报道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 | 第25-30页 |
·调查性报道没有在近代中国首先诞生的原因 | 第25-27页 |
·调查性报道在中国的产生 | 第27-28页 |
·20 世纪90 年代后调查性报道在中国的发展 | 第28-30页 |
4 调查性报道的采访 | 第30-41页 |
·调查性采访的准备 | 第30-34页 |
·选题 | 第30-33页 |
·收集资料 | 第33-34页 |
·调查性采访的主要方式 | 第34-41页 |
·追踪采访 | 第35-36页 |
·观察采访 | 第36-38页 |
·隐性采访 | 第38-41页 |
5 调查性报道的写作 | 第41-55页 |
·调查性报道的基本表达方法 | 第41-48页 |
·调查性报道的叙述 | 第41-44页 |
·调查性报道的描写 | 第44-47页 |
·调查性报道的议论和抒情 | 第47-48页 |
·调查性报道写作的特点 | 第48-55页 |
·通过展现调查过程来展开叙述 | 第49-51页 |
·通过展示矛盾冲突来达到高潮 | 第51-54页 |
·发挥逻辑论证的威力 | 第54-55页 |
6 调查性报道在新闻报道学上的意义 | 第55-62页 |
·调查性报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新闻观 | 第55-57页 |
·调查性报道对传统的新闻定义提出了质疑 | 第55-56页 |
·调查性报道的出现拓展了新闻真实性的内涵 | 第56-57页 |
·调查性报道改变了记者的采写思维模式 | 第57-59页 |
·新闻记者由呈现式思维过渡为发现式思维 | 第57-58页 |
·由单一性思维过渡为立体性思维 | 第58-59页 |
·调查性报道冲击了传统的倒金字塔文本结构 | 第59-60页 |
·调查性报道将受众置于中心地位,保护了受众的知情权 | 第60-62页 |
结束语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注释 | 第64-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