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缩略词表 | 第13-15页 |
1 前言 | 第15-42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5-16页 |
·抗坏血酸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功能 | 第16-18页 |
·抗坏血酸在植物抗氧化系统中的作用 | 第16页 |
·抗坏血酸在光合作用和光保护中的作用 | 第16-17页 |
·抗坏血酸在细胞壁代谢和细胞膨大中的作用 | 第17页 |
·抗坏血酸在植物细胞分裂中的作用 | 第17-18页 |
·抗坏血酸的生物合成 | 第18-21页 |
·Smirnoff-Wheeler途径(甘露糖/L-半乳糖途径) | 第19-20页 |
·半乳糖醛酸途径 | 第20页 |
·古洛糖途径 | 第20页 |
·肌醇途径 | 第20-21页 |
·抗坏血酸的代谢 | 第21-22页 |
·抗坏血酸的转运 | 第22-23页 |
·抗坏血酸生物合成与代谢相关酶及其基因调控研究进展 | 第23-33页 |
·磷酸甘露糖异构酶 | 第24页 |
·磷酸甘露糖变位酶 | 第24页 |
·GDP-D-甘露糖焦磷酸化酶 | 第24-25页 |
·GDP-D-甘露糖3',5'-差向异构酶 | 第25页 |
·L-半乳糖-1-磷酸磷酸酶 | 第25-26页 |
·L-半乳糖脱氢酶 | 第26页 |
·L-半乳糖酸-1,4-内酯脱氢酶 | 第26-27页 |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 第27-29页 |
·抗坏血酸氧化酶 | 第29-31页 |
·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 第31页 |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 第31-32页 |
·其他调控研究 | 第32-33页 |
·抗坏血酸与环境胁迫 | 第33-35页 |
·活性氧及活性氧清除系统 | 第33-34页 |
·抗坏血酸在环境胁迫条件下的作用 | 第34-35页 |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电子克隆方法在植物基因克隆中的应用 | 第35-38页 |
·基于EST数据库的基因克隆 | 第36-37页 |
·基于基因组序列数据库的基因克隆 | 第37-38页 |
·基因定位研究 | 第38-40页 |
·基因定位常用的分子标记 | 第38-39页 |
·RFLP | 第38页 |
·RAPD | 第38-39页 |
·微卫星DNA | 第39页 |
·AFLP | 第39页 |
·基因定位常用的群体 | 第39-40页 |
·本研究所用的定位群体 | 第40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40-4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2-54页 |
·植物材料 | 第42页 |
·菌株、质粒及试剂 | 第42页 |
·引物设计 | 第42-46页 |
·基因克隆特异引物 | 第42-44页 |
·RACE引物 | 第44页 |
·基因定位引物 | 第44页 |
·其他引物 | 第44-46页 |
·RT-PCR | 第46页 |
·RACE扩增 | 第46-47页 |
·基因克隆、测序及分析 | 第47页 |
·基因定位分析 | 第47-48页 |
·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 | 第48页 |
·基因数字表达分析 | 第48页 |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第48-50页 |
·正义(超量)表达载体构建 | 第48-49页 |
·RNAi抑制表达载体构建 | 第49-50页 |
·番茄的遗传转化 | 第50-51页 |
·转基因番茄植株的分子检测 | 第51页 |
·番茄转化再生植株的PCR检测 | 第51页 |
·转基因番茄植株的Southern杂交分析 | 第51页 |
·转基因番茄植株的Northern杂交分析 | 第51页 |
·转基因番茄植株抗坏血酸含量及酶活性分析 | 第51-53页 |
·转基因植株抗坏血酸含量测定 | 第51-52页 |
·转基因植株酶活性测定 | 第52-53页 |
·GLDH活性测定 | 第52页 |
·其他酶活性测定 | 第52-53页 |
·转基因番茄植株抗氧化逆境初步分析 | 第53-54页 |
·种子发芽耐盐性试验 | 第53页 |
·叶片失水试验 | 第53页 |
·叶片百草枯处理试验 | 第53-5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4-101页 |
·番茄抗坏血酸生物合成与代谢相关酶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第54-73页 |
·番茄GMP全长cDNA的克隆与分析 | 第54-57页 |
·番茄GLDH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第57-59页 |
·番茄MDHAR1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第59-61页 |
·番茄DHAR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第61-65页 |
·番茄APX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第65-69页 |
·番茄AO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第69-73页 |
·番茄抗坏血酸生物合成与代谢相关酶基因的定位分析 | 第73-77页 |
·亲本多态性检测 | 第73-74页 |
·RFLP分析 | 第74-75页 |
·基因定位结果 | 第75-77页 |
·番茄抗坏血酸生物合成与代谢相关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77-80页 |
·番茄GMP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分析 | 第77页 |
·番茄cAPX2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分析 | 第77-78页 |
·番茄抗坏血酸生物合成与代谢相关酶基因的数字表达分析 | 第78-80页 |
·植物遗传转化载体的构建 | 第80-82页 |
·正义(超量)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80-81页 |
·RNAi抑制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81-82页 |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 第82-84页 |
·转基因番茄植株的分子检测 | 第84-90页 |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 第84-86页 |
·转基因植株的Southern杂交分析 | 第86-89页 |
·转基因植株的Northern杂交分析 | 第89-90页 |
·转基因番茄植株靶基因酶活性及抗坏血酸含量分析 | 第90-99页 |
·GLDH转基因植株后代酶活性与抗坏血酸含量分析 | 第90-94页 |
·DHAR1转基因植株后代酶活性与抗坏血酸含量分析 | 第94-97页 |
·MDHAR1转基因植株酶活性与抗坏血酸含量分析 | 第97-99页 |
·转基因番茄植株抗逆性的初步观察 | 第99-101页 |
·转基因植株的离体叶片失水率 | 第99-100页 |
·转基因植株耐盐性初步观察 | 第100页 |
·转基因植株叶盘百草枯处理后的表现 | 第100-101页 |
4 讨论 | 第101-108页 |
·生物信息学在番茄基因克隆中的应用 | 第101-102页 |
·抗坏血酸代谢相关酶的多基因家族现象 | 第102-103页 |
·IL系在番茄遗传育种研究中的作用 | 第103-104页 |
·数字表达分析在基因表达分析中的可靠性 | 第104页 |
·转基因调控抗坏血酸代谢的效果 | 第104-106页 |
·通过调控抗坏血酸代谢提高植物抗逆性的可行性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26页 |
致谢 | 第126-127页 |
附录 | 第127-148页 |
附录一:植物DNA的小量法提取程序 | 第127-128页 |
附录二:TRIZOL一步法提取植物总RNA方法 | 第128-129页 |
附录三:质粒的小量提取方法 | 第129-130页 |
附录四:SOUTHERN BLOTTING程序 | 第130-134页 |
附录五:NORTHERN BLOTTING程序 | 第134-137页 |
附录六:登记基因信息 | 第137-147页 |
附录七:载体质粒图 | 第147-148页 |
附录八:博士在读期间已发表或接受的论文及会议论文摘要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