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健脾法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1-23页 |
1 祖国医学对乳腺癌的认识 | 第11-13页 |
·病名溯源 | 第11页 |
·古代文献对乳岩复发转移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1-13页 |
2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乳腺癌复发转移的病因病机 | 第13页 |
·辨证分型 | 第13-14页 |
·单方验方 | 第14-15页 |
·外治法 | 第15页 |
·中医药对乳腺癌术后的辅助治疗 | 第15-17页 |
3 现代医学对晚期乳腺癌的研究 | 第17-21页 |
·概况 | 第17-18页 |
·晚期乳腺癌的治疗 | 第18-21页 |
4 乳腺癌患者与围绝经期综合征 | 第21-23页 |
·乳腺癌与雌激素的关系 | 第21-22页 |
·乳腺癌患者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产生和治疗 | 第22-23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3-40页 |
1 临床资料 | 第23-25页 |
·病例来源 | 第23页 |
·病例选择 | 第23-24页 |
·一般资料 | 第24-25页 |
·随机分组 | 第25页 |
2 治疗方法 | 第25-26页 |
·治疗组 | 第25-26页 |
·对照组 | 第26页 |
·疗程 | 第26页 |
3 支持治疗和伴随用药 | 第26-27页 |
·预防用药 | 第26页 |
·支持治疗 | 第26-27页 |
·双膦酸盐 | 第27页 |
4 化疗药物剂量调整 | 第27-28页 |
·吉西他滨及顺铂的减量 | 第27页 |
·疗程中第8天吉西他滨的使用和处理 | 第27-28页 |
5 观察方法 | 第28-29页 |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 | 第28-29页 |
·安全性指标观察 | 第29页 |
6 观察时点 | 第29页 |
7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29页 |
8 治疗结果 | 第29-34页 |
·临床疗效比较 | 第29-34页 |
·安全性比较 | 第34页 |
9 讨论 | 第34-40页 |
·疗效分析 | 第34-35页 |
·组方依据 | 第35-36页 |
·方药分析 | 第36-37页 |
·临证体会 | 第37-39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39-40页 |
第三部分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附录 | 第46-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