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5页 |
1 鸡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的危害 | 第9页 |
2 鸡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3 IL-6的生物学特性 | 第11-12页 |
4 IL-6的检测方法 | 第12-13页 |
4.1 生物活性检测法 | 第12页 |
4.2 免疫学检测方法 | 第12-13页 |
4.3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 第13页 |
5 IL-6在葡萄球菌性关节炎中的作用 | 第13-15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6-19页 |
1 材料 | 第16-17页 |
1.1 供试菌株 | 第16页 |
1.2 试验动物 | 第16页 |
1.3 不添加任何抗菌药的全价饲料 | 第16页 |
1.4 IL-6依赖细胞株 | 第16页 |
1.5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16-17页 |
2 方法 | 第17-19页 |
2.1 试验动物处理及采样 | 第17页 |
2.2 免疫组织、器官组织病理学检查 | 第17页 |
2.3 chIL-6活性MTT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17-18页 |
2.3.1 B9细胞最佳浓度确定 | 第17页 |
2.3.2 B9细胞培养最佳时间 | 第17页 |
2.3.3 MTT最佳浓度和保留时间确定 | 第17页 |
2.3.4 标准曲线制作 | 第17-18页 |
2.4 血清中chIL-6活性检测 | 第18页 |
2.5 血清中chIL-6浓度测定 | 第18页 |
2.6 数据处理 | 第18-1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9-25页 |
1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 第19页 |
2 免疫组织、器官组织学变化 | 第19页 |
3 chIL-6活性MTT检测方法的条件 | 第19-21页 |
3.1 细胞浓度 | 第19页 |
3.2 MTT的保留时间 | 第19-20页 |
3.3 rhIL-6浓度与B9细胞生长效应曲线 | 第20-21页 |
3.4 检测方法的重复性 | 第21页 |
4 血清chIL-6活性检测结果 | 第21页 |
5 血清chIL-6浓度检测结果 | 第21-22页 |
6 血清chIL-6活性与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 第22-25页 |
讨论 | 第25-30页 |
1 chIL-6活性的MTT检测方法 | 第25-26页 |
1.1 chIL-6活性MTT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 第25页 |
1.2 chIL-6活性MTT检测方法的稳定性 | 第25-26页 |
2 chIL-6活性与浓度的关系 | 第26页 |
3 chIL-6与肉鸡葡萄球菌性关节炎 | 第26-30页 |
3.1 在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chIL-6水平的变化 | 第26-27页 |
3.2 chIL-6参与关节损伤的可能机制 | 第27-28页 |
3.3 chIL-6与免疫组织、器官组织学的变化 | 第28-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附图 | 第38-42页 |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