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第1-5页 |
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1页 |
·引言 | 第13页 |
·二维液相色谱的原理与方法 | 第13-17页 |
·多维分离的基本概念 | 第13-15页 |
·二维液相色谱系统组成 | 第15-16页 |
·多维分离模式及其偶联方式 | 第16-17页 |
·二维液相色谱系统的接口形式 | 第17-22页 |
·样品环交替储存转移接口形式 | 第17-18页 |
·平行柱交替富集分析接口形式 | 第18-19页 |
·捕集柱富集接口形式 | 第19-20页 |
·整体式无接口形式 | 第20页 |
·几种切换技术的比较 | 第20-21页 |
·其他辅助切换技术 | 第21-22页 |
·二维液相色谱在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 | 第22-29页 |
·样品环及平行柱交替储存分析形式接口二维分析系统的应用 | 第23-24页 |
·捕集柱富集形式接口在线二维系统的应用 | 第24-26页 |
·离线二维系统的应用 | 第26-27页 |
·整体无接口两相式色谱柱二维系统的应用 | 第27-29页 |
·本论文的工作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在线二维液相色谱系统的构建与评价 | 第31-65页 |
·引言 | 第31页 |
·在线二维液相色谱系统构建的一般策略 | 第31-34页 |
·提高第二维分析速度方法的探讨 | 第34-43页 |
·第二维柱系统的选择 | 第34-37页 |
·分析方法的优化选择 | 第37-38页 |
·柱平衡体积的研究 | 第38-42页 |
·切换接口的选择 | 第42-43页 |
·不同分离模式一维分离的条件优化 | 第43-58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3-44页 |
·一维WAX分析 | 第44-48页 |
·一维GFC分析 | 第48-51页 |
·一维RP分析 | 第51-58页 |
·WAX/RP二维在线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 第58-61页 |
·系统构建 | 第58页 |
·分流 | 第58-59页 |
·二维分析 | 第59-60页 |
·讨论 | 第60-61页 |
·GFC/RP二维在线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 第61-64页 |
·系统构建 | 第61页 |
·二维分析 | 第61-6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2-63页 |
·GFC/RP二维系统在山羊血清分离中的应用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三章 离线二维液相色谱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 第65-76页 |
·引言 | 第65页 |
·离线二维分离的方法发展 | 第65-72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66页 |
·色谱柱与流动相 | 第66-67页 |
·样品处理 | 第67页 |
·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67-68页 |
·一维 SCX分析 | 第68-71页 |
·一维RP分析 | 第71-72页 |
·离线二维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 第72-75页 |
·系统构建 | 第72-73页 |
·二维分析及结果 | 第73-74页 |
·讨论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四章 对特殊结构二维液相色谱系统构建的探讨 | 第76-95页 |
·引言 | 第76页 |
·捕集柱接口在线二维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 第76-81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76页 |
·色谱柱与流动相 | 第76-77页 |
·系统构建 | 第77页 |
·接口设计 | 第77-78页 |
·一维分析条件的优化 | 第78-79页 |
·捕集柱对分离的影响 | 第79-80页 |
·二维分析及结果 | 第80-81页 |
·高通量分析二维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 第81-87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81页 |
·色谱柱与流动相 | 第81页 |
·系统构建 | 第81-82页 |
·平行分析原理 | 第82-84页 |
·二维切换条件优化选择 | 第84-85页 |
·二维分析 | 第85-8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6-87页 |
·阀接口两相直接连接二维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 第87-91页 |
·两相式二维色谱系统介绍 | 第88-89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89页 |
·色谱柱与流动相 | 第89页 |
·系统构建 | 第89-90页 |
·二维分析及结果 | 第90-91页 |
·讨论 | 第91页 |
·几种系统的比较 | 第91-94页 |
·本章小节 | 第94-9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95-96页 |
·结论 | 第95页 |
·创新点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