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CORBA中UTP隧道协议适配机制的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 附表索引 | 第10-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研究动机与意义 | 第11页 |
|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第11-12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 ·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26页 |
| ·CORBA分布式对象计算及其发展趋势 | 第15-17页 |
| ·无线CORBA体系结构 | 第17-21页 |
| ·GIOP隧道及其映射机制 | 第21-22页 |
| ·无线网络技术特点简明分析 | 第22-25页 |
| ·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自动重复请求算法分析 | 第26-34页 |
| ·引言 | 第26页 |
| ·确认重传机制 | 第26-33页 |
| ·SAW自动重复请求算法 | 第27-29页 |
| ·GBN确认重传算法 | 第29-31页 |
| ·SR确认重传算法 | 第31-32页 |
| ·确认重传算法的比较 | 第32-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第4章 UTP模型的设计与分析 | 第34-43页 |
| ·无线CORBA通信体系的分层协议栈结构 | 第34页 |
| ·UTP适配层协议概述 | 第34-35页 |
| ·UTP适配层协议的设计目标与原则 | 第35页 |
| ·UTP适配层协议的形式化设计与分析 | 第35-42页 |
| ·协议行为的扩展有限状态机模型设计 | 第35-38页 |
| ·协议语义定义 | 第38-40页 |
| ·协议功能 | 第40-42页 |
| ·小结 | 第42-43页 |
| 第5章 UTP适配层原型系统的实现 | 第43-52页 |
| ·UTP适配层原型系统实现框架 | 第43-44页 |
| ·UTP适配层有限状态机的实现 | 第44页 |
| ·UTP适配层中两种不同的自动确认重传实现机制 | 第44-46页 |
| ·终端桥UTP适配层的可靠性传输实现 | 第46-50页 |
| ·主要数据结构 | 第46-47页 |
| ·终端桥的适配层API函数 | 第47-50页 |
| ·访问桥UTP适配层的可靠性传输实现 | 第50-51页 |
| ·访问桥的适配层API函数 | 第50-51页 |
| ·小结 | 第51-52页 |
| 第6章 仿真实验与数据分析 | 第52-59页 |
| ·Seawind模拟器 | 第52-53页 |
| ·集成测试环境 | 第53-54页 |
| ·测试方案与数据分析 | 第54-57页 |
| ·小结 | 第57-59页 |
| 结论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65-66页 |
| 附录 B (名词术语)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