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企业供应物流系统概述 | 第8-10页 |
1.1.1 企业物流系统 | 第8-9页 |
1.1.2 企业供应物流系统的构成与内容 | 第9-10页 |
1.1.3 供应物流管理在制造企业运营中的地位 | 第10页 |
1.2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1.3 本文意义与目标 | 第12-14页 |
第2章 企业物流系统效率评价理论与方法 | 第14-26页 |
2.1 企业物流系统效率评价概述 | 第14-15页 |
2.2 企业物流效率衡量方法综述 | 第15-17页 |
2.3 数据包络分析(DEA)理论与模型 | 第17-26页 |
2.3.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概述 | 第17-18页 |
2.3.2 C~2R模型和DEA有效性 | 第18-21页 |
2.3.3 DEA有效的经济含义 | 第21-24页 |
2.3.4 评价技术有效性的C~2GS~2模型 | 第24-26页 |
第3章 供应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6-39页 |
3.1 应用供应物流系统评价体系的制造企业特征 | 第26-28页 |
3.2 制造企业供应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第28-30页 |
3.2.1 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 第28-30页 |
3.2.2 评价指标标准 | 第30页 |
3.3 制造企业供应物流系统评价指标的设计 | 第30-39页 |
3.3.1 系统级效率指标 | 第30-31页 |
3.3.2 采购效率指标 | 第31-33页 |
3.3.3 库存计划与管理效率指标 | 第33-35页 |
3.3.4 运输效率指标 | 第35-37页 |
3.3.5 仓储与配送 | 第37-39页 |
第4章 供应物流系统效率评价的DEA方法 | 第39-49页 |
4.1 DEA方法应用的基本要素分析 | 第39-42页 |
4.1.1 决策单元集合的选择 | 第39页 |
4.1.2 建立输入、输出指标体系 | 第39-41页 |
4.1.3 选择评价算法模型的基本原则 | 第41-42页 |
4.1.4 指标特性和DEA有效性的关系 | 第42页 |
4.2 供应物流系统DEA评价方法 | 第42-47页 |
4.2.1 评价目的 | 第43页 |
4.2.2 评价指标体系 | 第43-44页 |
4.2.3 DEA综合评价模型与流程 | 第44-46页 |
4.2.4 规模收益分析 | 第46-47页 |
4.3 DEA方法评价物流系统效率的优势分析 | 第47-49页 |
第5章 实例分析:美菱股份供应物流系统评价 | 第49-57页 |
5.1 背景介绍 | 第49-50页 |
5.2 美菱供应物流系统现状 | 第50页 |
5.3 美菱供应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 第50-53页 |
5.3.1 评价体系设计目的 | 第50-51页 |
5.3.2 设计思路 | 第51页 |
5.3.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51-53页 |
5.4 DEA方法在美菱供应物流系统评价中的应用算例 | 第53-57页 |
5.4.1 评价目标、输入及输出指标的确定 | 第53-55页 |
5.4.2 系统有效性分析 | 第55-56页 |
5.4.3 规模收益分析 | 第56-57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