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资源化处理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8页 |
| ·专家系统概述 | 第8-12页 |
| ·专家系统简介 | 第8-9页 |
| ·专家系统的结构 | 第9-10页 |
| ·专家系统的分类 | 第10-11页 |
| ·专家系统的设计步骤 | 第11-12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2-16页 |
| ·粉煤灰综合利用概况 | 第13-15页 |
| ·专家系统在粉煤灰资源化处理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课题的来源 | 第16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7页 |
| ·论文的组织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知识获取与知识表示 | 第18-26页 |
| ·知识的来源及获取 | 第18-19页 |
| ·知识表示 | 第19-22页 |
| ·知识与知识表示 | 第19页 |
| ·知识表示方法应具备的特性 | 第19-20页 |
| ·常用的知识表示法 | 第20页 |
| ·以面向对象为核心的知识表示方法 | 第20-22页 |
| ·粉煤灰资源化处理专家系统中的知识表示 | 第22-26页 |
| ·知识对象的构成实例 | 第22-23页 |
| ·类的定义及其代码 | 第23-26页 |
| 第三章 粉煤灰资源化处理专家系统推理机的设计 | 第26-38页 |
| ·推理机简介 | 第26-29页 |
| ·推理控制策略 | 第26页 |
| ·推理机构件 | 第26-29页 |
| ·面向对象推理机的设计 | 第29-31页 |
| ·对象推理机制 | 第29页 |
| ·对象推理机制的设计 | 第29-31页 |
| ·粉煤资源化处理专家系统的推理机制 | 第31-38页 |
| ·正向推理 | 第31-32页 |
| ·反向推理 | 第32-33页 |
| ·不精确推理 | 第33-38页 |
| 第四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38-55页 |
| ·系统的总体设计目标 | 第38-40页 |
| ·系统的开发环境 | 第38-40页 |
| ·系统主要任务与设计目标 | 第40页 |
|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40-48页 |
| ·粉煤灰的物化性能与加工工艺 | 第41-44页 |
|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44-48页 |
| ·系统用户界面设计 | 第48-51页 |
| ·模块概述 | 第48-49页 |
| ·用户登录技术实现 | 第49-51页 |
| ·推理机的实现 | 第51-55页 |
| ·系统的推理过程 | 第51-54页 |
| ·推理示例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系统开发中的关键技术 | 第55-68页 |
| ·UML建模技术在本专家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 第55-62页 |
| ·面向对象建模语言简介 | 第55-58页 |
| ·UML技术在本专家系统中的应用 | 第58-62页 |
| ·知识库的设计与维护 | 第62-68页 |
| ·知识库的设计 | 第63-65页 |
| ·本专家系统知识库的维护 | 第65-68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 ·工作总结 | 第68页 |
| ·进一步的工作展望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 附录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