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索引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3页 |
前言 | 第13-14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4-21页 |
1.实验材料 | 第14-15页 |
·动物来源 | 第14页 |
·施灸材料 | 第14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14-15页 |
2.实验方法 | 第15-20页 |
·动物分组 | 第15页 |
·高脂血症合并动脉粥样硬化造模方法 | 第15页 |
·穴位选择 | 第15-16页 |
·实验步骤 | 第16-17页 |
·实验室检测 | 第17-20页 |
3.统计方法 | 第20-2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1-27页 |
1.隔药饼灸对兔高脂血症合并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21-22页 |
2.隔药饼灸对兔高脂血症合并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及载脂蛋白含量及比值的影响 | 第22-25页 |
·隔药饼灸对兔高脂血症血脂含量的影响 | 第22-23页 |
·隔药饼灸对兔高脂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23-24页 |
·隔药饼灸对兔高脂血症载脂蛋白含量及比值的影响 | 第24-25页 |
3.隔药饼灸对兔高脂血症合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相关因子的影响 | 第25-27页 |
讨论 | 第27-53页 |
1.现代医学对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 | 第27-33页 |
·高脂血症 | 第27-30页 |
·动脉粥样硬化 | 第30-33页 |
2.祖国医学对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 | 第33-39页 |
·古代文献的有关论述 | 第33-34页 |
·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机 | 第34-39页 |
3.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概况 | 第39-41页 |
·灸法的文献记载及现代研究 | 第39-40页 |
·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有关报道 | 第40-41页 |
4.隔药饼灸对兔高脂血症血脂的调整作用 | 第41-45页 |
·理论依据 | 第41-42页 |
·选用药物及穴位的意义 | 第42-43页 |
·隔药饼灸对兔高脂血症血脂异常的调节作用 | 第43-45页 |
5.隔药饼灸对兔高脂血症合并动脉粥样硬化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45-47页 |
·正常主动脉的结构 | 第45页 |
·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结构的改变 | 第45-46页 |
·隔药饼灸对主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46-47页 |
6.隔药饼灸对兔高脂血症合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 | 第47-53页 |
·内皮素(ET)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对内皮细胞的影响 | 第47-49页 |
·一氧化氮(NO)的生物学特征及对内皮细胞的影响 | 第49-51页 |
·隔药饼灸对ET-1/NO的调控作用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图 | 第58-62页 |
附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