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 第11-21页 |
1.实验材料 | 第11-12页 |
·实验动物 | 第11页 |
·受试药物 | 第11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11-12页 |
2.实验方法 | 第12-20页 |
·实验动物分组方法 | 第12-13页 |
·癫痫模型制作方法 | 第13页 |
·癫痫发作异常行为观察方法 | 第13页 |
·实验动物给药方法 | 第13-14页 |
·药物剂量换算方法 | 第13-14页 |
·给药途径与时间 | 第14页 |
·脑电图描记与分析方法 | 第14页 |
·脑组织处理方法 | 第14页 |
·海马神经元突触体[Ca~(2+)]i测定 | 第14-17页 |
·突触体制备 | 第15页 |
·Fura-2负载 | 第15-16页 |
·荧光检测 | 第16-17页 |
·海马神经元CaM和CaMKⅡα的mRNA表达的测定 | 第17-20页 |
·海马细胞总RNA的提取 | 第17页 |
·RNA电泳分析 | 第17-18页 |
·琼脂糖凝胶的制备 | 第17-18页 |
·点样及电泳 | 第18页 |
·RNA定量和纯度鉴定分析 | 第18页 |
·RT-cDNA合成 | 第18-19页 |
·PCR | 第19-20页 |
·PCR引物 | 第19页 |
·PCR反应 | 第19-20页 |
3.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20-21页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21-28页 |
1.行为学改变 | 第21-22页 |
·惊厥潜伏期比较 | 第21页 |
·惊厥时间比较 | 第21-22页 |
2.脑电图改变 | 第22-24页 |
·脑电频率变化比较 | 第22-23页 |
·脑电波幅变化比较 | 第23-24页 |
3.海马神经元突触体[Ca~(2+)]i比较(属前期研究结果) | 第24页 |
4.实时荧光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 | 第24-28页 |
·各组海马细胞总RNA的提取结果 | 第24-25页 |
·各组海马细胞RNA定量和纯度鉴定结果 | 第25页 |
·各组海马细胞GAPDHmRNA表达比较 | 第25-26页 |
·海马神经元CaM mRNA表达的比较 | 第26页 |
·海马神经元CaMKⅡαmRNA表达的比较 | 第26-28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8-44页 |
1.祖国医学有关癫痫论著读思 | 第28-30页 |
·关于病名 | 第28页 |
·关于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 | 第28-29页 |
·关于疾病病理演变 | 第29-30页 |
2.现代医学有关Ca~(2+)信使系统与癫痫关系概要 | 第30-33页 |
·细胞Ca~(2+)的分布和调节 | 第30-31页 |
·Ca~(2+)内流是癫痫病发作的基本条件 | 第31页 |
·CaM和CaMKⅡα信号转导异常是癫痫发作的重要环节 | 第31-33页 |
3.导师学术思想撷析 | 第33-36页 |
·临床治疗谨尊衷中参西之理 | 第33-35页 |
·钙通道拮抗剂与癫痫 | 第33页 |
·中药的类"钙拮抗剂"作用 | 第33-35页 |
·愈痫灵方的创立 | 第35页 |
·阳性对照药物的选择 | 第35-36页 |
4.实验结果微探 | 第36-43页 |
·行为观察和脑电检测结果探讨 | 第36-38页 |
·海马细胞总RNA的提取结果探讨 | 第38页 |
·海马细胞内[Ca~(2+)]i、CaM和CaMKⅡα的mRNA表达结果探讨 | 第38-43页 |
·抑制钙离子内流是愈痫灵颗粒剂治疗癫痫的重要机制 | 第38-39页 |
·调控CaM和CaMKⅡα是愈痫灵颗粒剂治疗癫痫的重要途径 | 第39-43页 |
·总结 | 第43页 |
5.研究展望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附录 | 第50-54页 |
脑电图片 | 第50-52页 |
RT-PCR图片 | 第52-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