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有色金属冶炼论文--重金属冶炼论文--锑论文

湿法处理砷碱渣制备胶体五氧化二锑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5页
 1.1 砷碱渣产生、组成及危害第10-11页
 1.2 砷碱渣的治理与综合利用现状第11-15页
  1.2.1 砷碱渣的火法处理工艺第11-12页
  1.2.2 砷碱渣的湿法处理工艺第12-14页
  1.2.3 固化填埋第14页
  1.2.4 新工艺的研究进展第14-15页
 1.3 锑及锑化工产品的应用及发展前景第15-20页
  1.3.1 锑的性质及用途第15-16页
  1.3.2 锑深加工产品的用途和发展前景第16-18页
  1.3.3 主要的锑深加工产品及用途第18-19页
  1.3.4 锑系阻燃剂的发展前景第19-20页
 1.4 胶体五氧化二锑的制备方法综述第20-23页
  1.4.1 水溶性胶体五氧化二锑制备方法及其特点第20-22页
  1.4.2 有机系胶体五氧化二锑的制备方法第22-23页
  1.4.3 胶体五氧化二锑成胶机理研究现状第23页
 1.5 研究目的及思路第23-25页
  1.5.1 研究目的第23-24页
  1.5.2 研究思路第24-25页
第二章 实验研究方法第25-29页
 2.1 实验原料、试剂及主要仪器第25-26页
  2.1.1 试验原料第25页
  2.1.2 实验试剂第25页
  2.1.3 实验仪器第25-26页
 2.2 实验过程第26-29页
  2.2.1 工艺流程第26-27页
  2.2.2 分析方法第27-28页
  2.2.3 胶体五氧化二锑的表征第28-29页
第三章 砷碱渣提锑工艺研究第29-49页
 3.1 砷碱渣的水浸过程研究第29-34页
  3.1.1 水浸过程的基本原理第29-30页
  3.1.2 水浸过程工艺条件的优化第30-34页
 3.2 水浸渣的酸浸过程研究第34-41页
  3.2.1 酸浸过程基本原理第34页
  3.2.2 盐酸浸出工艺条件的优化第34-37页
  3.2.3 HCl-H_2SO_4混合酸浸出水浸渣的研究第37-41页
 3.3 酸浸过程动力学研究第41-47页
  3.3.1 酸浸过程中Sb~(3+)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第41-42页
  3.3.2 盐酸浸出动力学第42-47页
  3.3.3 混酸浸出动力学分析第47页
 3.4 小结第47-49页
第四章 锑液的水解第49-54页
 4.1 水解过程的基本原理第49页
 4.2 水解工艺条件的优化第49-53页
  4.2.1 水量第50-52页
  4.2.2 水解时间第52-53页
  4.2.3 温度第53页
 4.3 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胶体Sb_2O_5的制备第54-74页
 5.1 胶体形成的基本原理第54-56页
  5.1.1 胶体形成的热力学基础第54-55页
  5.1.2 胶体形成的动力学基础第55-56页
 5.2 氧化回流法制备胶体Sb_2O_5工艺条件的优化第56-65页
  5.2.1 氧化锑混合物陈化时间对胶体Sb_2O_5形成过程的影响第56-58页
  5.2.2 稳定剂对胶体Sb_2O_5胶粒粒径的影响第58-59页
  5.2.3 磷酸用量对胶体Sb_2O_5胶粒粒径的影响第59-61页
  5.2.4 氧化锑混合物浓度对胶体Sb_2O_5形成过程及胶粒粒径的影响第61-63页
  5.2.5 温度对胶体Sb_2O_5形成过程及胶粒粒径的影响第63-64页
  5.2.6 杂质对胶体Sb_2O_5胶粒大小的影响第64-65页
 5.3 氯化水解法制备胶体Sb_2O_5第65-67页
 5.4 胶体Sb_2O_5的稳定性分析第67-68页
 5.5 核化机理分析第68-72页
  5.5.1 Sb_2O_3结构对胶体Sb_2O_5形成的影响第68-70页
  5.5.2 核化过程锑浓度分析第70-71页
  5.5.3 胶粒的形貌分析第71-72页
 5.6 小结第72-74页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第74-77页
 6.1 结论第74-75页
 6.2 建议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和获奖情况第83-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藤碱对人外周血CD4~+T细胞增殖和细胞内Ca~(2+)浓度影响的体外研究
下一篇:鸡痘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致病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