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绪论 | 第1-13页 |
| ·工程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花键加工工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 第10-11页 |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1-12页 |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1页 |
|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1-1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 第2章 花键加工工艺装备的方案设计 | 第13-27页 |
| ·引言 | 第13页 |
| ·分度装置方案设计 | 第13-19页 |
| ·分度装置原理分析 | 第13-15页 |
| ·分度装置方案之一:集成式液压马达分度装置分析 | 第15-16页 |
| ·分度装置方案之二:液压油缸分度装置分析 | 第16-17页 |
| ·分度装置方案之三:蜗轮-蜗杆分度装置分析 | 第17页 |
| ·分度装置方案之四:电动刀架用作分度机构的原理分析 | 第17-19页 |
| ·分度方案的选用 | 第19页 |
| ·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 | 第19-23页 |
| ·传动系统的要求分析 | 第19-20页 |
| ·丝杠螺母机构的传动分析 | 第20页 |
| ·滚珠丝杠传动分析 | 第20-21页 |
| ·液压动力滑台的方案设计 | 第21-22页 |
| ·确定进给传动方案 | 第22-23页 |
| ·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与分析 | 第23-24页 |
| ·控制系统的要求 | 第23页 |
| ·控制系统方案分析一: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分析 | 第23页 |
| ·控制系统方案分析二:微机控制系统分析 | 第23页 |
| ·控制系统方案分析三:PLC控制系统分析 | 第23-24页 |
| ·选定控制系统方案——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 | 第24页 |
| ·本课题采用的方案特点分析 | 第24-26页 |
| ·分度装置的特点分析 | 第25页 |
| ·进给系统的特点分析 | 第25-26页 |
| ·控制系统的特点分析 | 第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液压系统设计 | 第27-49页 |
| ·引言 | 第27页 |
| ·液压系统的要求与工况分析 | 第27-31页 |
| ·液压系统的要求 | 第27-28页 |
| ·液压系统的工况分析 | 第28页 |
| ·液压系统的动力分析 | 第28-31页 |
| ·液压缸的负载循环图 | 第31页 |
| ·液压系统原理图的拟定 | 第31页 |
| ·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 | 第31-40页 |
| ·液压缸的设计计算 | 第31页 |
| ·活塞杆计算与连接方式 | 第31-35页 |
| ·液压缸的工作行程 | 第35页 |
| ·液压缸的流量 | 第35-36页 |
| ·缸筒的设计 | 第36-39页 |
| ·缸盖的设计 | 第39页 |
| ·活塞的设计 | 第39-40页 |
| ·导向环、导向套的选取 | 第40页 |
| ·导向环 | 第40页 |
| ·导向套 | 第40页 |
| ·密封和防尘 | 第40-41页 |
| ·密封方式的选择 | 第40-41页 |
| ·防尘圈的选择 | 第41页 |
| ·液压泵的确定与所需功率的计算 | 第41-42页 |
| ·液压泵的确定 | 第41页 |
| ·确定驱动液压泵的功率 | 第41-42页 |
| ·选择电动机 | 第42页 |
| ·阀类元件的选择 | 第42-43页 |
| ·选择依据 | 第42页 |
| ·阀体元件型号确定 | 第42-43页 |
| ·阀的安装 | 第43页 |
| ·管道的设计 | 第43-46页 |
| ·油管类型的选择 | 第44页 |
| ·油管尺寸的确定 | 第44-45页 |
| ·管接头的选择 | 第45-46页 |
| ·油箱的设计 | 第46-47页 |
| ·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 | 第47-48页 |
| ·系统压力损失的验算 | 第47页 |
| ·系统发热温升的验算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4章 端齿盘分度机构的工作原理与精度分析 | 第49-56页 |
| ·端齿盘分度机构的工作原理 | 第49-50页 |
| ·端齿盘分度装置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 第50页 |
| ·端齿盘分度装置的分度误差计算 | 第50-53页 |
| ·端齿盘工艺过程的误差平均效应分析 | 第53-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5章 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56-62页 |
| ·引言 | 第56-57页 |
| ·工艺条件和控制要求 | 第57-58页 |
| ·手动控制的要求 | 第57页 |
| ·自动循环控制要求 | 第57-58页 |
| ·用户输入/输出设备 | 第58页 |
| ·PLC的选用及其电气控制元件的主参数设计 | 第58-60页 |
| ·PLC的选用 | 第58-59页 |
| ·电源引入开关Q1选用 | 第59页 |
| ·热继电器KR1、KR2、KR3的选择 | 第59页 |
| ·熔断器FU1~FU6选用 | 第59页 |
| ·接触器KM1~KM5选用 | 第59-60页 |
| ·控制变压器的选用 | 第60页 |
| ·编制T形图和指令表 | 第60页 |
| ·输入程序并联机调试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 ·样机试制 | 第62页 |
| ·本文结论 | 第62-63页 |
| ·研究展望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 附录 | 第6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