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合同法定解除损害赔偿之立法例与学说 | 第13-19页 |
一、 合同法定解除损害赔偿之立法例 | 第13-16页 |
(一) 大陆法系 | 第13-14页 |
(二) 国际法律文本 | 第14-15页 |
(三)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 | 第15-16页 |
二、 合同法定解除损害赔偿之学说 | 第16-17页 |
(一) 履行利益损害赔偿主义 | 第16页 |
(二) 信赖利益损害赔偿主义 | 第16-17页 |
三、 本章小结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履行利益与信赖利益之相关说明 | 第19-28页 |
一、 履行利益 | 第19-20页 |
(一) 履行利益之通常理解 | 第19页 |
(二) 履行利益保护之正当性基础——合意 | 第19-20页 |
二、 信赖利益 | 第20-24页 |
(一) 信赖利益之通常理解 | 第20页 |
(二) 信赖利益保护之正当性基础——诚实信用原则 | 第20-22页 |
(三) 信赖利益是否不得超过履行利益 | 第22-23页 |
(四) 法律行为有效之信赖利益 | 第23-24页 |
三、 从损害赔偿的角度看履行利益、信赖利益 | 第24-26页 |
(一) 损害之界定 | 第24页 |
(二) 损害赔偿之目的与方法 | 第24-25页 |
(三) 从损害赔偿一般原理理解履行利益、信赖利益损害赔偿 | 第25-26页 |
四、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合同法定解除损害赔偿之效力基础 | 第28-37页 |
一、 合同解除效力之学说评介 | 第28-30页 |
(一) 直接效果说 | 第28页 |
(二) 间接效果说 | 第28-29页 |
(三) 折衷说 | 第29页 |
(四) 清算说 | 第29-30页 |
(五) 小结 | 第30页 |
二、 合同法定解除损害赔偿之意定效力基础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 第30-34页 |
(一) 合同解除制度与合同法原则的契合 | 第30-32页 |
(二) 合同解除制度的目的 | 第32页 |
(三) 合同解除制度的功能 | 第32-33页 |
(四) 合同解除之标的 | 第33-34页 |
三、 兼论合同解除之溯及力 | 第34-35页 |
四、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合同法定解除损害赔偿之范围 | 第37-47页 |
一、 合同法定解除损害赔偿范围之限定规则 | 第37-40页 |
(一) 因果关系 | 第37-38页 |
(二) 损益相抵 | 第38-39页 |
(三) 过失相抵 | 第39-40页 |
二、 合同法定解除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 | 第40-43页 |
(一) 合同解除损害赔偿请求权基础之立法例 | 第40-41页 |
(二) 我国《合同法》第 97 条“赔偿损失”之请求权基础 | 第41-43页 |
三、 我国合同法定解除损害赔偿范围之争议 | 第43-44页 |
(一) 合同法起草过程中合同法定解除损害赔偿范围规则的演变 | 第43页 |
(二) 我国学界对合同法定解除损害赔偿范围的观点 | 第43-44页 |
四、 我国合同法定解除损害赔偿范围之界定 | 第44-47页 |
(一) 违约之损害赔偿 | 第45-46页 |
(二) 因合同解除而产生的损害赔偿 | 第46页 |
(三) 因免除合同义务所获利益之扣除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