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一、对企业集团的法律界定 | 第13-21页 |
(一) 外国法关于企业集团的有关规定 | 第13-15页 |
1、美国法 | 第13-14页 |
2、德国法 | 第14-15页 |
(二) 我国有关文件和理论对企业集团的定义 | 第15-17页 |
1、企业集团层次说 | 第15-16页 |
2、母子公司说 | 第16-17页 |
3、统一管理说 | 第17页 |
(三) 本文对企业集团的定义 | 第17-18页 |
(四) 企业集团与有关概念的比较 | 第18-21页 |
1、企业集团与关联企业 | 第18-19页 |
2、企业集团与母子公司 | 第19页 |
3、企业集团与联营 | 第19-21页 |
二、企业集团的形成方式及我国相关法律的完善——从促进企业集中的经济政策出发 | 第21-29页 |
(一) 资本参与方式 | 第21-25页 |
1、我国《公司法》上的相关规定及其完善 | 第21-23页 |
2、我国《证券法》上的相关规定及其完善 | 第23-25页 |
(二) 签订合同方式 | 第25-28页 |
1、德国法对于企业合同的相关规定 | 第25-26页 |
2、对德国合同型康采恩法的评价和借鉴 | 第26-28页 |
(三) 其他方式 | 第28-29页 |
三、对从属企业(从属公司)及其少数股东的法律保护 | 第29-40页 |
(一) 英美法对从属公司和少数股东的保护 | 第29-32页 |
1、股东诚信义务 | 第29-30页 |
2、股东派生诉讼 | 第30-31页 |
3、股东直接诉讼 | 第31-32页 |
(二) 大陆法对从属公司和少数股东的保护 | 第32-35页 |
1、德国康采恩法的规定 | 第32-33页 |
2、其他相关制度 | 第33-35页 |
(三) 我国对于从属公司和少数股东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其改进 | 第35-40页 |
1、关于控股股东忠实义务的相关规定 | 第35-36页 |
2、关于股东表决权行使的相关规定 | 第36-37页 |
3、关于股东知情权的相关规定 | 第37-38页 |
4、关于股东诉讼制度的相关规定 | 第38-39页 |
5、关于少数股东股东会召集请求权的相关规定 | 第39-40页 |
四、对从属企业债权人的法律保护 | 第40-47页 |
(一) 英美法对从属企业债权人的保护 | 第40-42页 |
1、刺穿公司面纱原则 | 第40-41页 |
2、深石原则 | 第41-42页 |
3、实质合并原则 | 第42页 |
(二) 大陆法对从属企业债权人的保护 | 第42-44页 |
1、德国康采恩法的规定 | 第42-43页 |
2、其他国家的规定 | 第43-44页 |
(三) 对两大法系立法例的评价和借鉴 | 第44-47页 |
1、对两大法系立法例的评价 | 第44-45页 |
2、对两大法系立法例的借鉴 | 第45-47页 |
五、企业集团的立法构想 | 第47-53页 |
(一) 企业集团立法模式的选择 | 第47-49页 |
1、德国模式 | 第47页 |
2、台湾地区模式 | 第47-48页 |
3、我国对于企业集团立法模式的选择 | 第48-49页 |
(二) 企业集团法的粗略设想 | 第49-53页 |
1、关联企业之一般法律规定 | 第49-50页 |
2、事实性企业集团 | 第50页 |
3、企业支配合同 | 第50-51页 |
4、公司归附 | 第51-53页 |
结束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