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开线齿轮传动的混合弹流润滑研究
第一章 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综述及本项研究概况 | 第1-34页 |
1.1 关于齿轮传动润滑效应的研究 | 第14-25页 |
1.1.1 齿面弹流压力及油膜厚度的数值计算 | 第15-22页 |
1.1.2 弹流润滑对齿轮接触应力的影响 | 第22-24页 |
1.1.3 齿轮传动过程中的非稳态效应 | 第24-25页 |
1.2 关于齿面粗糙度效应的研究 | 第25-30页 |
1.2.1 随机法 | 第25-27页 |
1.2.2 确定法 | 第27-30页 |
1.2.3 混合法 | 第30页 |
1.3 关于齿面摩擦效应的研究 | 第30-33页 |
1.4 本项研究工作概述 | 第33-34页 |
第二章 齿面摩擦系数的理论探讨 | 第34-47页 |
2.1 齿轮啮合模型的建立及其简化 | 第34-35页 |
2.2 齿面摩擦系数数值计算的理论基础 | 第35-39页 |
2.2.1 润滑油膜摩擦力F_e的计算 | 第36-38页 |
2.2.2 峰点接触摩擦力F_c的计算 | 第38-39页 |
2.3 数值计算流程 | 第39-40页 |
2.4 计算结果 | 第40页 |
2.5 计算结果的回归分析 | 第40-47页 |
2.5.1 回归方程的导出 | 第44-45页 |
2.5.2 回归方程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 第45-47页 |
第三章 齿面粗糙度效应的数值分析 | 第47-102页 |
3.1 基本方程及其无量纲化 | 第47-51页 |
3.2 Reynolds方程求解的收敛性分析 | 第51-54页 |
3.3 弹性变形方程的计算 | 第54-60页 |
3.3.1 弹性变形方程求解分析 | 第54-55页 |
3.3.2 变形矩阵法 | 第55-57页 |
3.3.3 微分法 | 第57-60页 |
3.4 混合弹流润滑的全耦合数值计算 | 第60-72页 |
3.4.1 弹流润滑方程组的求解分析 | 第60-61页 |
3.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数值计算方程的形成 | 第61-68页 |
3.4.3 数值计算方法及计算流程 | 第68-72页 |
3.5 应力分布的数值计算 | 第72-74页 |
3.6 数值计算示例 | 第74-88页 |
3.6.1 沿齿轮传动啮合线的参数计算 | 第75-77页 |
3.6.2 数值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第77-88页 |
3.7 油膜比厚对轮齿接触应力影响的数值分析 | 第88-96页 |
3.7.1 数值计算输入参数的选择 | 第88页 |
3.7.2 数值计算结果 | 第88-94页 |
3.7.3 数值计算结果的回归分析 | 第94-96页 |
3.8 本文计算方法的讨论 | 第96-102页 |
3.8.1 计算速度 | 第96-97页 |
3.8.2 计算精度 | 第97-98页 |
3.8.3 温度效应 | 第98-102页 |
第四章 齿轮传动润滑效应的理论研究 | 第102-113页 |
4.1 数值计算结果 | 第102-110页 |
4.2 润滑剂粘度及齿轮转速对齿轮接触应力的影响 | 第110-113页 |
第五章 疲劳实验验证 | 第113-122页 |
5.1 实验目的 | 第113页 |
5.2 实验方案 | 第113页 |
5.3 实验装置 | 第113-114页 |
5.4 试件选配 | 第114页 |
5.5 温度监控 | 第114-115页 |
5.6 实验用油及其实际粘度的确定 | 第115页 |
5.7 实验结果 | 第115-116页 |
5.8 实验结果分析 | 第116-122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122-128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22-126页 |
6.2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26页 |
6.3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26-127页 |
6.4 今后研究工作展望 | 第127-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8-139页 |
独创性说明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