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5页 |
1.1 前言 | 第7-9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9-13页 |
1.2.1 概念设计概述 | 第9-11页 |
1.2.2 概念设计模型问题 | 第11-12页 |
1.2.3 概念设计推理问题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基本理论 | 第15-22页 |
2.1 结构概念设计的概念 | 第15-16页 |
2.2 概念设计在我国建设工程中的地位 | 第16-18页 |
2.3 结构概念设计的原则 | 第18-22页 |
第三章 系统化结构概念设计 | 第22-48页 |
3.1 系统化设计 | 第22-27页 |
3.1.1 系统化设计的概念 | 第22-24页 |
3.1.2 系统化方法 | 第24-27页 |
3.2 系统化决策 | 第27-29页 |
3.3 系统化决策的数学模型 | 第29-30页 |
3.4 多目标决策 | 第30-34页 |
3.4.1 多目标决策问题的特点 | 第30-31页 |
3.4.2 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分类 | 第31页 |
3.4.3 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求解过程 | 第31-32页 |
3.4.4 多目标评价 | 第32-34页 |
3.4.5 关于价值判断 | 第34页 |
3.4.6 多目标决策的决策规则 | 第34页 |
3.5 几种典型多目标决策问题的符号表示 | 第34-36页 |
3.6 非劣解 | 第36-39页 |
3.6.1 非劣解定义 | 第36-37页 |
3.6.2 Kuhn-Tucker条件 | 第37-38页 |
3.6.3 非劣解的生成 | 第38-39页 |
3.7 加权法 | 第39-40页 |
3.8 多目标遗传算法 | 第40-42页 |
3.8.1 遗传算法简介 | 第40页 |
3.8.2 遗传算法的基本组成部分 | 第40-42页 |
3.9 多目标优化及与遗传算法的融合、发展状况 | 第42-47页 |
3.10 与MATLAB相结合实现遗传算法程序设计 | 第47-48页 |
第四章 高层办公建筑系统化结构概念设计 | 第48-62页 |
4.1 高层办公建筑系统化结构概念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 第48-61页 |
4.1.1 高层办公建筑系统化概念设计概述 | 第48-49页 |
4.1.2 设计目标 | 第49页 |
4.1.3 设计限制 | 第49-50页 |
4.1.4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体系的型式、适用范围 | 第50-52页 |
4.1.5 决策优化方法 | 第52-53页 |
4.1.6 系统化结构概念设计决策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第53-59页 |
4.1.7 结果分析 | 第59-61页 |
4.2 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概念设计的优化 | 第62-82页 |
5.1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基本概念 | 第62-67页 |
5.1.1 框架—剪力墙结构计算假定 | 第62-63页 |
5.1.2 地震作用 | 第63-65页 |
5.1.3 确定剪力墙数量的原则 | 第65页 |
5.1.4 影响剪力墙数量的因素 | 第65-66页 |
5.1.5 剪力墙的布置 | 第66-67页 |
5.2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设计优化 | 第67-69页 |
5.2.1 设计变量 | 第67-69页 |
5.3 初估剪力墙数量的简便计算方法 | 第69-72页 |
5.3.1 刚度特征值 | 第69-70页 |
5.3.2 顶点位移 | 第70-71页 |
5.3.3 基本自振周期 | 第71页 |
5.3.4 顶点位移限值 | 第71-72页 |
5.4 优化求解步骤 | 第72-73页 |
5.5 剪力墙数量的校核 | 第73-74页 |
5.6 工程算例应用 | 第74-77页 |
5.6.1 工程算例概况 | 第74页 |
5.6.2 截面估算及混凝土强度等级 | 第74-75页 |
5.6.3 荷载代表值 | 第75-76页 |
5.6.4 结构优化设计 | 第76-77页 |
5.7 计算结果分析 | 第77-80页 |
5.8 如何正确合理分析计算机输出结果是否正确 | 第80-81页 |
5.9 小结 | 第81-8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6.1 结论 | 第82页 |
6.2 展望 | 第82-8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