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制度变迁研究(1949-2004)
| 1.导论 | 第1-11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第8-9页 |
| ·研究方法 | 第9页 |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9-11页 |
| 2.理论综述: | 第11-17页 |
| ·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 | 第11-13页 |
| ·正向交替与逆向交替 | 第13-17页 |
| 3.新中国银行制度变迁的几个阶段 | 第17-31页 |
| ·“单一制”的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第17-20页 |
| ·人民银行的建立与私有银行调整 | 第17-18页 |
| ·社会主义银行体系的探索 | 第18页 |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金融思想 | 第18-19页 |
| ·“单一制”银行体系的确立与发展 | 第19-20页 |
| ·改革开放后我国理论界对银行制度反思与争论 | 第20-22页 |
| ·商业信用问题上的争论 | 第20-21页 |
| ·对银行性质的讨论 | 第21-22页 |
| ·小结: | 第22页 |
| ·“二元制”银行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第22-26页 |
| ·金融机构的多样化 | 第23-24页 |
| ·中央银行制度的变化 | 第24页 |
| ·国有商业银行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第24-25页 |
| ·股份制银行及外资银行 | 第25-26页 |
| ·“多元制”银行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 第26-31页 |
| ·“多元制”银行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 第26-27页 |
| ·“多元制”银行体系下的一些新特点 | 第27-31页 |
| 4.建国后银行制度变迁的几个特点 | 第31-36页 |
| ·政府主导的银行强制性制度变迁 | 第31页 |
| ·市场主导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 第31-32页 |
| ·银行制度非均衡性 | 第32-33页 |
| ·银行制度的渐进式变革 | 第33页 |
| ·金融抑制 | 第33-34页 |
| ·组织分工与业务集中 | 第34-36页 |
| 5.中外银行制度变迁比较 | 第36-41页 |
| ·中外银行制度演进路径比较分析 | 第36-39页 |
| ·中外银行制度变迁比较所带来的启示 | 第39-41页 |
| 6.中国银行制度发展展望 | 第41-44页 |
| ·我国银行制度体系发展的展望 | 第41页 |
|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新特点 | 第41-43页 |
| ·我国银行的制度创新 | 第43-44页 |
| 7.结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