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活络效灵丹对高脂饮食致兔动脉粥样硬化实验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综述一.活络效灵丹研究进展第10-22页
 1. 来源第10页
 2. 组成第10-17页
   ·方解第10页
   ·单方药现代药理研究与作用第10-17页
 3. 剂型第17-18页
 4. 用法用量第18页
 5. 功用第18页
 6. 适应症第18页
 7. 使用注意第18页
 8. 主治第18页
 9. 用药禁忌第18页
 10. 不良反应第18-19页
 11. 活络效灵丹的临床应用研究第19-20页
   ·治疗高脂血症第19页
   ·治疗糖尿病第19页
   ·治疗消化性溃疡及胃痛第19页
   ·治疗疼痛病证第19-20页
   ·治疗妇科疾病第20页
   ·治疗男科疾病第20页
 12. 实验研究第20-21页
 讨论第21-22页
综述二.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第22-33页
 1.中医对动脉粥样硬化总体的认识第22页
 2. 中医药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现状第22-23页
 3.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第23-26页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病机第24-25页
   ·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治法研究第25-26页
 4. 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常用治法与用药第26-28页
   ·祛痰降脂法常用药第26页
   ·活血化瘀法常用药第26-27页
   ·痰浊内阻法常用药第27页
   ·扶正补虚法常用药第27-28页
 5. 有关中医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第28-31页
   ·活血化瘀法研究进展第28页
   ·补肾祛瘀化痰法研究进展第28-29页
   ·健脾消痰化瘀法研究进展第29页
   ·疏肝理气泻浊法研究进展第29页
   ·祛痰化浊法研究进展第29-30页
   ·清热解毒法研究进展第30页
   ·活血解毒化痰法研究进展第30-31页
 6. 近代有关抗动脉粥样硬化中药实验研究第31-32页
   ·中药单味药及其有效成分第31页
   ·中药复方第31-32页
 7. 展望第32-33页
综述三.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研究第33-36页
前言第36-37页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第37-39页
 1. 实验材料第37页
   ·实验动物第37页
   ·实验药品第37页
   ·主要仪器第37页
 2 实验方法第37-39页
   ·实验分组第37页
   ·病理模型建立第37-38页
   ·给药剂量与方法第38页
   ·检测指标第38页
   ·统计学处理第38-39页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第39-49页
 1 一般情况第39页
 2 造模期间体重的变化第39-40页
   ·造模前后各组家兔体重变化(见图1)第39-40页
   ·造模后各组家兔体重比较(见表1)第40页
 3 服药前后各组家兔体重变化(见图2)第40页
 4. 服药前后各组家兔的生化血清的比较第40-43页
   ·服药前后各组家兔总胆固醇(CHO)的比较(见表2)第41页
   ·服药前后各组家兔甘油三酯(TG)的比较(见表3)第41页
   ·服药前后各组家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比较(见表4)第41-42页
   ·服药前后各组家兔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比较(见表5)第42页
   ·服药前后各组家兔载脂蛋白A1(APO-A1)的比较(见表6)第42-43页
   ·服药前后各组家兔APO-B的比较(见表7)第43页
 5 服药后组间分析第43-47页
   ·西药组与模型组服药后血清生化组间分析第43-45页
   ·模型组与中药组服药后血清生化组间分析第45-46页
   ·西药组(洛伐他丁)与中药组(活络效灵丹)服药后血清生化组间分析(见表20)第46-47页
 6. 活络效灵丹与血清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见表21)第47-48页
 7. 活络效灵丹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肝脏的影响。图3-图6第48-49页
讨论第49-52页
 1. 中医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第49页
 2. 活血化瘀经典方“活络效灵丹”的立法依据、组成及功效第49-50页
 3. 活络效灵丹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血脂水平的影响第50页
 4.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选择第50-51页
 5. 对照药物的选择第51-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58页
个人简历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酸枣仁汤的古今文献研究
下一篇:仙茅中苔黑酚葡萄糖苷的分离及其肠吸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