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流域小城镇生态规划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6-12页 |
| ·小城镇定义 | 第6-7页 |
| ·生态规划的定义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8-12页 |
| 第二章 山地流域小城镇生态系统 | 第12-21页 |
| ·山地流域特征分析 | 第12-13页 |
| ·山地流域小城镇生态系统 | 第13-21页 |
| ·山地流域小城镇生态系统的结构 | 第13页 |
| ·山地流域小城镇生态系统的功能 | 第13-16页 |
| ·山地流域小城镇生态系统的特征 | 第16-18页 |
| ·山地流域小城镇开发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 第18-21页 |
| 第三章 山地流域小城镇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 | 第21-30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1-23页 |
| ·流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3-24页 |
| ·生态学基本原理 | 第24-26页 |
| ·循环经济理论 | 第26-30页 |
| 第四章 山地流域小城镇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第30-39页 |
| ·山地流域小城镇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 第30-32页 |
| ·山地流域小城镇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 | 第32-34页 |
| ·评价分级代表值的确定 | 第34-37页 |
| ·章村镇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第37-39页 |
| 第五章 山地流域小城镇生态规划 | 第39-44页 |
| ·“3S”技术在生态规划中的应用 | 第39-40页 |
| ·全球定位系统(GPS) | 第39页 |
| ·遥感(RS) | 第39-40页 |
| ·地理信息系统(GIS) | 第40页 |
| ·生态规划的原则 | 第40-41页 |
| ·山地流域小城镇生态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和内容 | 第41-44页 |
| ·山地流域小城镇生态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 | 第41-42页 |
| ·山地流域小城镇生态规划编制的内容 | 第42-44页 |
| 第六章 实例研究——章村镇生态规划 | 第44-72页 |
| ·章村基本概况 | 第44-45页 |
| ·城镇生态规划指标与差距分析和总体目标 | 第45-49页 |
| ·生态功能区划 | 第49-53页 |
| ·生态功能区划的工作流程 | 第49-50页 |
| ·生态功能区划原则 | 第50页 |
| ·章村生态环境现状和生态功能定位 | 第50页 |
| ·生态敏感性评价 | 第50-51页 |
| ·生态服务功能分析 | 第51-52页 |
| ·生态功能分区 | 第52-53页 |
| ·生态规划总体格局 | 第53页 |
| ·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 | 第53-72页 |
| ·生态经济建设规划 | 第53-57页 |
| ·生态人居建设规划 | 第57-62页 |
|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第62-67页 |
|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 第67-69页 |
| ·生态安全建设规划 | 第69-72页 |
| 结论 | 第72-74页 |
| 附图一章村镇遥感影像图 | 第74-75页 |
| 附图二章村镇热场图 | 第75-76页 |
| 附图三章村镇植被覆盖图 | 第76-77页 |
| 附图四章村镇生态功能区划图 | 第77-78页 |
| 附图五章村镇生态规划总体格局图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 致谢 | 第84-85页 |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85页 |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