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大哥大、移动电话手机)论文--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论文

降低多载波CDMA峰均功率比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13页
 §1.1 MC-CDMA技术的基本概况第10-11页
 §1.2 本论文所做的研究工作第11-12页
 §1.3 论文结构第12-13页
第二章 MC-CDMA技术第13-35页
 §2.1 引言第13页
 §2.2 CDMA技术第13-15页
 §2.3 多载波技术的基本原理第15-18页
  §2.3.1 多载波技术的引入第15-16页
  §2.3.2 多载波传输系统原理图第16页
  §2.3.3 多载波传输技术的几种等效提法第16页
  §2.3.4 子载波的三种设置方案第16-18页
 §2.4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第18-21页
  §2.4.1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基本原理第18-19页
  §2.4.2 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FFT实现第19-20页
  §2.4.3 OFDM的实际系统第20-21页
 §2.5 多载波码分多址技术第21-34页
  §2.5.1 多载波与COMA的三种结合方式第21-22页
  §2.5.2 Multicarrier CDMA(MC-COMA、OFDM-COMA)第22-24页
  §2.5.3 Multicarrier DS-COMA第24-26页
  §2.5.4 Multitone COMA第26-27页
  §2.5.5 多载波CDMA系统模型原理第27-33页
   §2.5.5.1 发送端模型第29-31页
   §2.5.5.2 相关接收模型第31-33页
  §2.5.6 多载波CDMA信号调制解调的FFT实现原理第33-34页
  §2.5.7 PAPR的定义及MC-CDMA技术的优缺点第34页
 §2.6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选择性映射降低MC-CDMA系统PAPR的研究第35-51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选择性映射简介第35-37页
 §3.3 混沌序列第37-45页
  §3.3.1 混沌现象第37页
  §3.3.2 混沌的特征第37-38页
  §3.3.3 混沌的刻划第38-42页
   §3.3.3.1 李雅普诺夫(Lyapunov)指数第38-41页
   §3.3.3.2 分数维第41-42页
   §3.3.3.3 信息熵第42页
  §3.3.4 走向混沌的道路第42-45页
 §3.4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45-50页
 §3.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使用不同的扩频码和解扩码降低MC-CDMA系统PAPR的研究第51-57页
 §4.1 引言第51页
 §4.2 MC-CDMA系统模型第51-52页
 §4.3 使用不同的扩频码和解扩码降低PAPR的基本原理第52-54页
 §4.4 误码率性能分析第54-55页
 §4.5 仿真结果第55-56页
 §4.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7-59页
致谢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体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词义扩大与缩小的认知语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