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玉米带黑土的物理肥力特性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7页 |
·黑土的分布概况及成土环境 | 第10-11页 |
·分布概况 | 第10页 |
·成土环境 | 第10-11页 |
·吉林玉米带黑土目前耕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5-17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7-25页 |
·采样地点及供试土壤 | 第17页 |
·田间试验 | 第17页 |
·小区试验设置 | 第17页 |
·分析方法 | 第17-25页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5-61页 |
·吉林玉米带黑土不同耕作制度的土壤结构特性 | 第25-46页 |
·不同耕作制度下水稳性团聚体组成特点 | 第25-32页 |
·不同耕作制度下微团聚体特点 | 第32页 |
·不同耕作制度下土壤容重、比重及孔隙的特点 | 第32-41页 |
·不同耕作制度下有效水含量与产量 | 第41-46页 |
·吉林玉米带不同耕作制度下侵蚀性与土壤物理特性 | 第46-54页 |
·不同耕作制度下的土壤剖面机械组成及侵蚀率 | 第46-49页 |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 第49页 |
·全蓄水量 | 第49页 |
·水分渗透 | 第49-54页 |
·不同耕作制度下水分渗透情况 | 第49-50页 |
·渗透性的相关分析 | 第50-54页 |
·不同耕作制度下的试验结果分析 | 第54-61页 |
·不同耕作制度下的渗透和径流的比较 | 第54-56页 |
·“平面型”剖面构型物理性质的改善 | 第56页 |
·不同耕作制度下的耗水特征及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第56-61页 |
·不同耕作制度下的耗水特征与土壤水分调节 | 第56-57页 |
·不同耕作制度下的玉米生育情况比较 | 第57-58页 |
·不同耕作制度下的玉米产量比较 | 第58-61页 |
第4章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