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交际行为研究--幼儿园教师语言的语用学分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前言 | 第7-11页 |
引论: 教育交际及其研究 | 第11-25页 |
第一节 交际.教育交际.教育语言 | 第11-17页 |
一、交际及其特征 | 第11-14页 |
二、教育交际的特殊性 | 第14-16页 |
三、教育语言的含义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教育交际研究的回顾 | 第17-25页 |
一、教育交际研究的范畴 | 第18-21页 |
二、教育交际的研究内容和主要成果 | 第21-25页 |
第一章 教师教育行为研究的构想 | 第25-33页 |
第一节 教师交际行为研究的内容和价值 | 第25-28页 |
一、研究主题的界定 | 第25-26页 |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26页 |
三、研究的价值 | 第26-28页 |
第二节 教师交际行为研究的方法 | 第28-33页 |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28-31页 |
二、研究实施方案的确定 | 第31-33页 |
第二章 师幼交际的结构 | 第33-51页 |
第一节 师幼交际行为的功能范畴 | 第33-37页 |
一、师幼交际功能范畴的确认 | 第33-37页 |
二、对师幼交际行为功能的界定 | 第37页 |
第二节 师幼交际模式 | 第37-51页 |
一、师幼交际单元的结构类型 | 第37-46页 |
二、轮流 | 第46-51页 |
第三章 教师的交际行为方式 | 第51-82页 |
第一节 教师的诱导行为 | 第51-65页 |
一、提出问题 | 第51-56页 |
二、提出要求 | 第56-59页 |
三、讲授 | 第59-63页 |
四、情感诱发 | 第63-65页 |
第二节 教师的应答行为 | 第65-69页 |
一、积极应答 | 第65-67页 |
二、消极应答 | 第67-69页 |
第三节 教师的反应行为 | 第69-77页 |
一、反馈行为 | 第70-73页 |
二、评价行为 | 第73-77页 |
第四节 教师交际行为的指向 | 第77-82页 |
一、幼儿学习的领域分类 | 第77-79页 |
二、教师交际行为指向 | 第79-82页 |
第四章 教师交际行为的基本特征 | 第82-94页 |
第一节 教师交际行为分析的指标 | 第82-84页 |
第二节 教师交际行为的特征 | 第84-94页 |
一、教师和幼儿在师幼交际中的地位 | 第85-89页 |
二、教师的主导交际行为 | 第89-94页 |
第五章 师幼交际与幼儿发展 | 第94-114页 |
第一节 有效师幼交际对幼儿学习的价值 | 第94-96页 |
第二节 作为幼儿学习支架的师幼交际 | 第96-107页 |
一、支架及其内涵 | 第97-100页 |
二、教师为幼儿搭建支架的策略 | 第100-107页 |
第三节 作为帮助幼儿概念化的师幼交际 | 第107-112页 |
第四节 作为情感支持的师幼交际 | 第112-114页 |
结语 | 第114-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