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导言 | 第6-8页 |
一、美国高校道德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 | 第8-17页 |
(一) 通过课程进行道德教育 | 第8-12页 |
(二) 通过课外活动进行道德教育 | 第12-17页 |
二、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 | 第17-21页 |
(一) 通过课程教学进行道德教育 | 第17-18页 |
(二) 通过日常思想工作进行道德教育 | 第18-20页 |
(三) 通过党团组织建设进行道德教育 | 第20页 |
(四) 重视专门的大学德育队伍建设 | 第20-21页 |
三、中美两国高校道德教育途径的共性分析 | 第21-28页 |
(一) 课程教育是两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 第21-23页 |
(二) 两国高校都注重通过各种活动来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 | 第23-25页 |
(三) 两国高校都重视学校教师的示范作用 | 第25-26页 |
(四) 两国高校都重视教育合力的形成 | 第26-28页 |
四、中美两国高校道德教育途径的差异性分析 | 第28-31页 |
(一) 课程设置的差异 | 第28-29页 |
(二) 课程教学方法的差异 | 第29-30页 |
(三) 课外活动差异 | 第30-31页 |
(四) 对学生成长的全面指导程度不同 | 第31页 |
五、中美两国高校道德教育途径比较的启示 | 第31-43页 |
(一) 坚持道德教育的政治性和阶级性 | 第31-33页 |
(二) 课程设置注意层次性和连续性 | 第33-36页 |
(三) 灌输与渗透相结合的教学 | 第36-38页 |
(四) 变革“纯”道德知识教育 | 第38-41页 |
(五) 高度重视道德实践活动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