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网络可视化电话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5页 |
| ·电话调度系统的现状 | 第7-10页 |
| ·电话调度系统的分类 | 第7-8页 |
| ·现有电话调度系统的基本组成 | 第8-10页 |
| ·调度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 ·多媒体通信网的发展 | 第10-11页 |
| ·多媒体会话信令控制协议的发展 | 第11页 |
| ·视音频压缩算法的发展 | 第11页 |
| ·视音频传输技术的发展 | 第11-12页 |
| ·多媒体调度系统研制的发展 | 第12页 |
| ·IP网络可视化电话调度系统的内涵及优点 | 第12-14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IP网络可视化电话调度系统的设计 | 第15-36页 |
| ·系统模型的设计 | 第15-17页 |
| ·现行调度系统模型 | 第15页 |
| ·IP可视化调度系统模型 | 第15-16页 |
| ·终端设备介绍 | 第16-17页 |
| ·系统软件分析 | 第17-21页 |
| ·软件说明与功能需求分析 | 第18-19页 |
| ·软件性能需求分析 | 第19页 |
| ·数据流分析 | 第19-21页 |
| ·软件运行开发环境 | 第21页 |
| ·关键技术的采用 | 第21页 |
| ·系统软件的设计 | 第21-36页 |
| ·总体设计 | 第21-22页 |
| ·详细模块设计 | 第22-24页 |
| ·音频数据流设计 | 第24-29页 |
| ·视频数据流设计 | 第29页 |
| ·信令控制数据流设计 | 第29-36页 |
| 第三章 音视频功能组件 | 第36-51页 |
| ·音频功能的实现 | 第36-44页 |
| ·Windows音频开发机制 | 第36-37页 |
| ·低级音频服务 | 第37-40页 |
| ·音频的录制与播放 | 第40-42页 |
| ·音频编解码 | 第42-44页 |
| ·视频功能的实现 | 第44-51页 |
| ·视频采集 | 第44-48页 |
| ·视频回放 | 第48页 |
| ·视频编解码 | 第48-51页 |
| 第四章 实时传输协议的分析与应用 | 第51-66页 |
| ·概述 | 第51页 |
| ·RTP协议 | 第51-54页 |
| ·RTP中的相关定义 | 第52页 |
| ·RTP数据包的结构 | 第52-53页 |
| ·RTP包头的扩展 | 第53-54页 |
| ·RTCP协议 | 第54-57页 |
| ·RTCP的功能 | 第54-55页 |
| ·RTCP包类型 | 第55页 |
| ·RTCP包结构 | 第55-57页 |
| ·RTP/RTCP模块设计与开发 | 第57-61页 |
| ·发送与接收控制模块 | 第58页 |
| ·RTP数据处理模块 | 第58-59页 |
| ·RTCP处理模块 | 第59-60页 |
| ·同步源信息表维护模块 | 第60-61页 |
| ·实现中封装的类 | 第61页 |
| ·模块的应用流程 | 第61-66页 |
| ·RTP的应用流程 | 第61-63页 |
| ·RTCP的应用流程 | 第63-66页 |
| 第五章 系统主要功能的开发与实现 | 第66-83页 |
| ·信令控制流 | 第66-69页 |
| ·控制流Socket框架 | 第66-68页 |
| ·控制流对SIP的扩展 | 第68-69页 |
| ·典型通信模式 | 第69-75页 |
| ·点对点通信模式 | 第69-70页 |
| ·强插通信模式 | 第70-71页 |
| ·通播通信模式 | 第71-73页 |
| ·会议通信模式 | 第73-75页 |
| ·辅助功能 | 第75-83页 |
| ·用户管理 | 第75-76页 |
| ·录音、录时 | 第76-81页 |
| ·调度台呼入队列 | 第81-83页 |
| 第六章 系统界面及运行评价 | 第83-88页 |
| ·系统界面 | 第83-87页 |
| ·系统运行及评价 | 第87-88页 |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88-90页 |
| ·收获与总结 | 第88页 |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88-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1页 |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