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负载均衡机制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第一章 绪论第1-11页
   ·研究背景第7-8页
   ·网络安全概述第8-9页
   ·论文研究的问题及章节安排第9-11页
     ·论文研究的问题第9-10页
     ·论文章节安排第10-11页
第二章 入侵检测系统相关概念第11-18页
   ·入侵检测概述第11-12页
   ·入侵检测标准研究状况第12-13页
     ·IDWG标准化工作第12页
     ·CIDF标准化工作第12-13页
   ·入侵检测系统的体系结构第13页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第13-14页
   ·入侵检测方法第14-15页
   ·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趋势第15-18页
第三章 负载均衡模型和相关技术介绍第18-28页
   ·负载和负载均衡的定义第18页
   ·负载均衡的系统模型第18-19页
   ·负载均衡的层次结构第19-22页
   ·负载均衡算法的分类第22页
   ·负载均衡调度算法第22-25页
   ·负载均衡技术第25-28页
第四章 基于负载均衡的NID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28-56页
   ·系统整体设计第28-29页
   ·数据提取模块设计第29-31页
   ·负载均衡模块设计第31-33页
     ·负载均衡的策略第31-32页
     ·负载指标的确定第32-33页
     ·负载均衡的实现第33页
   ·双机热备模块设计第33-37页
     ·双机热备功能需求和设计第34-35页
     ·同步配置第35页
     ·主/从机的同步问题第35-37页
       ·同步数据包结构第36页
       ·同步流程第36-37页
     ·主/从机间的状态监测第37页
   ·碎片重组模块设计第37-40页
     ·IP分组基本概念第37-38页
     ·IP重组第38-40页
   ·数据分析模块设计第40-45页
     ·规则解析流程第41-44页
       ·规则的定义第41-42页
       ·规则解析第42-44页
     ·规则匹配流程第44-45页
   ·通信模块设计第45-48页
     ·概述第45页
     ·通信协议模型第45-46页
       ·主控实体的状态转换模型第45-46页
       ·受控实体的状态转换模型第46页
     ·通信时序第46-47页
     ·数据包格式第47-48页
   ·控制中心设计第48-51页
     ·整体说明第48-49页
     ·安全管理中心第49-50页
     ·策略管理第50-51页
     ·审计管理第51页
   ·系统安全性设计第51-56页
     ·利用Linux安全机制第51-53页
     ·通信安全性设计第53-56页
第五章 入侵检测技术与其他技术的交互第56-61页
   ·入侵检测技术的局限性第56页
   ·入侵检测与防火墙第56-57页
   ·入侵检测与蜜罐系统第57-58页
   ·动态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第58-61页
结束语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图像分割技术研究
下一篇:宝鸡金台观建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