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思想史论文--世界论文--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思想论文--毛泽东、邓小平经济思想论文

邓小平经济发展观及新世纪中国发展问题研究

1 绪论第1-13页
   ·发展 发展观 邓小平经济发展观的基本含义第8-9页
   ·邓小平经济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第9-11页
     ·邓小平经济发展观的实质第9-10页
     ·邓小平经济发展观的主题第10页
     ·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10-11页
   ·研究方法问题第11-13页
     ·邓小平经济发展观的哲学基础与研究方法第11-12页
     ·本文作者对邓小平经济发展观研究的方法第12-13页
2 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内容框架第13-33页
   ·邓小平经济发展观的立论依据--初级阶段国情论第13-15页
   ·邓小平关于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论第15-20页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一个主题第15页
     ·发展是硬道理第15-18页
     ·发展经济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第18-20页
   ·邓小平经济发展动力论第20-25页
     ·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第20-21页
     ·突出强调改革,提出了“改革动力论”第21-22页
     ·多次阐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提出了科技动力说第22-24页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需要追求,是经济发展与进步的不竭动力第24-25页
     ·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外部推动力第25页
   ·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观第25-29页
     ·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战略部署第25-27页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第27页
     ·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第27-29页
   ·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29-33页
     ·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第29-31页
     ·界定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属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源配置观第31-33页
3 邓小平经济发展观的理论特色与哲学基础第33-47页
   ·邓小平经济发展观的理论特色第33-37页
     ·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务实性第33-34页
     ·鲜明的时代性第34-35页
     ·深刻的人民性第35-36页
     ·显著的创新性第36-37页
   ·邓小平经济发展观的哲学底蕴第37-47页
     ·实事求是--邓小平经济发展观的指导思想第37-42页
     ·突出经济因素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第42-43页
     ·“照辩证法办事”--邓小平经济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第43-47页
4 邓小平经济发展观与新时期科学发展观比较第47-60页
   ·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第47-51页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过程第47页
     ·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第47-48页
     ·“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第48页
     ·科学发展观确立的依据第48-50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第50-51页
   ·两种发展观的辨证统一关系第51-60页
     ·两种发展观的联系性第51-53页
     ·两种发展观的不同点第53-60页
5 正确认识和慎重对待影响与制约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几个关系问题第60-64页
   ·高速度赶超发展与渐进式的关系第60页
   ·全面发展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第60页
   ·经济全球化环境下自主性“内生”式发展与“依附”式发展的关系第60-62页
   ·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协调的关系第62页
   ·“三农”问题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第62-64页
6 结论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注释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某型导弹考虑接触时的固有特性分析
下一篇:水轮机导叶流固耦合振动特性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