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24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进展 | 第11-23页 |
·生态水文学 | 第11-12页 |
·森林植被变化的生态水文效应 | 第12-21页 |
·生态水文模型 | 第21-23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2 研究流域概况 | 第24-29页 |
·向阳沟流域 | 第24-26页 |
·自然状况 | 第24页 |
·社会经济情况 | 第24-25页 |
·土地利用现状及治理规划 | 第25页 |
·蒸发量年际变化 | 第25页 |
·降水量年际变化 | 第25-26页 |
·坡面径流小区 | 第26-27页 |
·对比流域概况 | 第27-29页 |
·流域选择的依据 | 第27页 |
·堡子沟与柳沟 | 第27-28页 |
·王家河与党家川 | 第28-29页 |
3 向阳沟坡面及流域植被变化的水文效应分析 | 第29-50页 |
·坡面小区 | 第29-36页 |
·植被变化对坡面小区汛期产流的影响 | 第29-31页 |
·植被变化对坡面小区汛期产沙的影响 | 第31-32页 |
·各小区汛期次降雨产流量比较 | 第32-35页 |
·各小区产沙量比较 | 第35-36页 |
·向阳沟流域 | 第36-38页 |
·植被变化对流域产流产沙的影响分析 | 第36页 |
·植被变化对小流域次洪水特征的影响 | 第36-38页 |
·植被变化对小流域径流形成过程的分析 | 第38-44页 |
·植被变化对径流过程的影响 | 第38-40页 |
·植被变化对小流域次洪水过程线的影响 | 第40-41页 |
·植被变化对径流水源成份比例的影响 | 第41-44页 |
·植被变化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第44-50页 |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文效应 | 第44-45页 |
·植被变化的土壤水文效应 | 第45-47页 |
·土壤含水量与植被度的相关分析 | 第47-50页 |
4 典型小流域森林植被的水文效应对比分析 | 第50-60页 |
·研究方法 | 第50-51页 |
·森林植被变化对小流域产流的影响 | 第51页 |
·森林植被对暴雨径流、泥沙的作用 | 第51-55页 |
·森林植被变化对洪水过程的影响 | 第55-60页 |
5 森林植被水文生态效应的多流域综合分析 | 第60-78页 |
·森林植被变化对降水的截留作用 | 第60-62页 |
·森林对降雨的截留过程 | 第60-61页 |
·森林变化对降雨截留的影响 | 第61-62页 |
·森林植被变化对径流的调节作用 | 第62-71页 |
·森林变化对径流总量的影响 | 第63-64页 |
·森林覆盖率~径流关系分析 | 第64-67页 |
·森林变化对径流的调节作用 | 第67-71页 |
·森林植被变化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 第71-74页 |
·森林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分析 | 第71-72页 |
·森林变化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 第72-74页 |
·森林植被变化对水质的影响 | 第74-78页 |
·森林变化对水质影响的定性分析 | 第74-75页 |
·森林变化对水质影响的定量分析 | 第75-78页 |
6 流域生态水文模型探讨 | 第78-87页 |
·流域生态水文模型框架 | 第78-79页 |
·SCS模型 | 第79-84页 |
·SCS模型结构 | 第79-81页 |
·CN值的影响因素 | 第81-83页 |
·模型参数CN值的确定 | 第83-84页 |
·模型模拟结果 | 第84-87页 |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 第84页 |
·模拟结果 | 第84-8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5-87页 |
7 结语 | 第87-89页 |
·结论 | 第87-88页 |
·建议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的主要科研课题 | 第98-99页 |
附表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