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潮滩氮、磷的潮汐循环与反硝化作用研究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2页 |
| 1 绪论 | 第12-26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 ·影响因素 | 第19-24页 |
|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展望 | 第24-25页 |
| ·论文工作内容 | 第25-26页 |
| 2 样品采集、现场观测与实验模拟 | 第26-39页 |
| ·长江口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特征 | 第26页 |
| ·长江口营养盐分布概况 | 第26-29页 |
| ·采样和观测断面概况 | 第29-31页 |
| ·采样与实验分析 | 第31-38页 |
| ·工作量统计 | 第38-39页 |
| 3 潮汐循环过程中N、P行为的现场定点观测 | 第39-57页 |
| ·水环境地球化学参数的变化规律 | 第39-43页 |
| ·SPM有机质和无机磷含量的变化规律 | 第43-49页 |
| ·上覆水DIN、DIP含量的变化规律 | 第49-55页 |
| ·小结 | 第55-57页 |
| 4 潮汐循环过程中潮头水N、P行为的现场追踪观测 | 第57-67页 |
| ·地球化学参数的沿程变化 | 第57-59页 |
| ·潮头水理化参数的沿程变化 | 第59-63页 |
| ·沉积物提取态N、P含量 | 第63-66页 |
| ·小结 | 第66-67页 |
| 5 潮汐循环过程中N、P行为的实验模拟 | 第67-90页 |
| ·冬季长江口潮滩N、P行为的实验模拟 | 第67-75页 |
| ·春季长江口潮滩N、P行为的实验模拟 | 第75-84页 |
| ·再悬浮过程中N、P行为的季节变化 | 第84-86页 |
| ·再悬浮过程中N、P行为的变化机理 | 第86-89页 |
| ·小结 | 第89-90页 |
| 6 长江口反硝化作用初步研究 | 第90-100页 |
| ·反硝化速率的测定及其时空变化特征 | 第90-96页 |
| ·环境因子对崇明东滩沉积物反硝化反应的影响模拟 | 第96-98页 |
| ·小结 | 第98-100页 |
| 7 环境效应评价 | 第100-107页 |
| ·水质评价标准 | 第100页 |
| ·评价方法与评价模式 | 第100-102页 |
| ·潮汐循环的环境效应评价 | 第102-105页 |
| ·沉积物反硝化的环境效应 | 第105-106页 |
| ·小结 | 第106-107页 |
| 8 结论 | 第107-11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0-116页 |
| 致谢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