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8页 |
·问题的提出、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第10-13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13-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4页 |
·研究工区概况 | 第14-18页 |
2 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构造带岩体力学分析方法研究 | 第18-41页 |
·山前构造破碎性地层破碎程度表征 | 第18-20页 |
·裂缝对岩石弹性性能的影响 | 第20-23页 |
·“无张力”的岩体分析 | 第23-28页 |
·非抗张性节理系 | 第28页 |
·各向受压岩体的剪切破坏分析 | 第28-29页 |
·岩体允许应力状态检算和塑性破坏区应力释放 | 第29-36页 |
·岩体允许应力状态 | 第29-30页 |
·岩体塑性破坏区单元应力释放计算 | 第30-35页 |
·岩体单元间应力调整方法 | 第35-36页 |
·软弱夹层和节理裂隙的有限元法 | 第36-41页 |
3 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构造带区域构造特征及应力场研究 | 第41-64页 |
·南缘山前构造带区域构造特征 | 第41-45页 |
·南缘西段—山前断褶带构造特征 | 第41-42页 |
·南缘东段—山前冲断带—阜康断裂带构造特征 | 第42-43页 |
·盆地南缘地质构造模型 | 第43-45页 |
·南缘山前构造带区域地应力场特征 | 第45-47页 |
·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构造带地应力大小的测定 | 第47-51页 |
·现场水力压裂试验法 | 第47-48页 |
·差应变法测定地应力大小研究 | 第48-49页 |
·凯塞尔效应测定地应力 | 第49-51页 |
·地应力方向的确定 | 第51-55页 |
·井眼形状法确定地应力方向 | 第51-53页 |
·古地磁法测定地应力方向 | 第53-55页 |
·区域地应力分布的数值模拟 | 第55-58页 |
·拟空间有限元反分析方法区域地应力场数值模拟 | 第55-57页 |
·板壳单点校核法区域地应力场数值模拟 | 第57-58页 |
·南缘地区地应力场分布特征 | 第58页 |
·地应力分层计算模式及地应力的纵向分布规律 | 第58-60页 |
·地应力分层计算模式的建立 | 第58-59页 |
·呼图壁安集海河组地层地应力的纵向变化规律 | 第59-60页 |
·呼图壁地区地层特性试验研究 | 第60-64页 |
·试验目的 | 第60页 |
·试验方法及岩石强度参数的试验 | 第60-64页 |
4 准噶尔盆地南缘破碎性地层井壁失稳机理研究 | 第64-82页 |
·复杂应力状态下破碎地层岩体破坏机理 | 第64-69页 |
·破碎地层裂纹起裂准则 | 第64-66页 |
·裂纹扩展方向及扩展长度 | 第66-68页 |
·损伤演化模型 | 第68-69页 |
·离散单元法的基本原理 | 第69-72页 |
·破碎性地层井壁稳定性的离散元计算 | 第70页 |
·泥浆液柱压力作用下的井眼变形及泥浆渗流区域 | 第70-72页 |
·地层破碎程度与井壁稳定性 | 第72-73页 |
·井壁不可渗透时破碎性地层的防塌泥浆密度值 | 第73-77页 |
·受力变形量 | 第73-74页 |
·泥浆渗透对破碎性地层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 第74-76页 |
·破碎性地层井壁失稳研究小结 | 第76-77页 |
·现场应用情况 | 第77-82页 |
·图壁山前构造带井壁稳定性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77-78页 |
·准噶尔南缘地区地层安全泥浆密度窗口的确定及应用 | 第78-82页 |
5 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破碎地层井壁坍塌破坏机理研究 | 第82-106页 |
·破碎性地层井眼周围的应力分析 | 第82-86页 |
·基本假设 | 第82页 |
·井眼周围应力分布 | 第82-86页 |
·岩石的强度准则 | 第86-87页 |
·井壁坍塌应力 | 第87页 |
·钻井液密度下限 | 第87页 |
·井壁破坏坍塌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 第87-89页 |
·地层条件 | 第87-88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88-89页 |
·水化作用对井壁垮塌的影响 | 第89-103页 |
·南缘地区地层物理特征 | 第89-91页 |
·泥页岩水化产生的膨胀应变及吸水扩散系数测定 | 第91-94页 |
·含水量对泥页岩弹性模量和强度参数的影响 | 第94-97页 |
·泥页岩井壁应力状态的力学—化学藕合计算模式 | 第97-103页 |
·高倾角破碎地层井壁防塌对策 | 第103-106页 |
·高陡破碎地层井壁垮塔机理小结 | 第103-105页 |
·高陡破碎地层防塌对策 | 第105-106页 |
6 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构造破碎性地层漏失机理研究 | 第106-131页 |
·山前破碎性地层漏失的力学机理研究 | 第106-114页 |
·井壁无钻井液侵入的细小裂纹张开度 | 第106-108页 |
·井壁有钻井液侵入的大裂缝张开度 | 第108-109页 |
·与井眼轴线平行的裂缝 | 第109页 |
·无钻井液侵入的裂缝张开度 | 第109-110页 |
·有钻井液侵入的裂缝张开度 | 第110页 |
·井壁裂缝宽度的变化规律 | 第110页 |
·剪应力对裂缝张开度的影响 | 第110-113页 |
·裂缝性态分析在预防井漏时的应用 | 第113-114页 |
·钻井液漏失规律研究 | 第114-128页 |
·钻井液在破碎地层中的漏失规律 | 第114-123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123-128页 |
·山前构造破碎地层井漏预防措施 | 第128-131页 |
·随钻桥堵材料的工程特性 | 第128页 |
·承压封堵物质平衡规律 | 第128-131页 |
结论 | 第131-132页 |
致谢 | 第132-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