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 第1-23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4页 |
·水资源供需矛盾现状 | 第11-12页 |
·华北地区发展节水农业的紧迫性 | 第12-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4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试验方法 | 第21页 |
·调查方法 | 第21页 |
·模型分析方法 | 第21页 |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1-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结构型节水农业基本原理与方法 | 第23-30页 |
1 结构型节水农业体系基本理论与原理 | 第23-25页 |
·结构型节水农业体系的产生背景 | 第23页 |
·结构型节水的涵义 | 第23-24页 |
·结构型节水农业体系的地位 | 第24页 |
·结构型节水体系的特征 | 第24页 |
·结构型节水的意义 | 第24-25页 |
2 结构型节水农业体系相关理论与原理 | 第25-27页 |
·比较优势理论(Comparative Advantage) | 第25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第25-26页 |
·生态适应性理论(Ecological Adaptation) | 第26-27页 |
3 结构型节水农业体系应用方法 | 第27-29页 |
·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成本效益分析 | 第28页 |
·生态适应性 | 第28页 |
·区域水分平衡及用水效率 | 第28-29页 |
·结构优化方法 | 第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华北典型农区种植业用水结构特征 | 第30-45页 |
1 区域背景 | 第30-32页 |
·自然资源 | 第30页 |
·生产水平与经济状况 | 第30-31页 |
·农业产值结构 | 第31-32页 |
2 顺义区种植业结构 | 第32-38页 |
·种植结构动态变化特征 | 第32-36页 |
·作物组合动态变化特征 | 第36-37页 |
·产量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特征 | 第37-38页 |
3 种植业用水结构 | 第38-44页 |
·种植业用水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 | 第38-41页 |
·未来种植业用水结构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 | 第41-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区域作物水分生态适应性分析 | 第45-54页 |
1 区域作物水分生态适应性分析 | 第45-50页 |
·主要作物的需水量 | 第45-46页 |
·降水量 | 第46页 |
·主要作物水分生态适应性 | 第46-50页 |
2 作物水分生态适应性试验分析 | 第50-52页 |
·作物需水量测定 | 第50-51页 |
·作物水分供需平衡分析 | 第51-52页 |
3 作物水分生态适应性总体评价 | 第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及节水潜力 | 第54-78页 |
1 研究方法和试验设计 | 第54-56页 |
·试验地区域背景 | 第54页 |
·研究方法 | 第54页 |
·田间试验设计 | 第54-55页 |
·观测项目及观测方法 | 第55-56页 |
·调查项目 | 第5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6-72页 |
·不同灌溉水平下农田土壤水分动态特征分析 | 第56-60页 |
·不同灌溉水平下作物生长发育特性分析 | 第60-64页 |
·不同灌溉水平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 | 第64页 |
·水分利用状况分析 | 第64-68页 |
·水分利用的经济效率 | 第68-72页 |
3 节水潜力分析 | 第72-76页 |
·作物组合水分利用状况评价 | 第72-74页 |
·种植模式优化的节水潜力分析 | 第74-76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76页 |
小结 | 第76-78页 |
第六章 区域节水型种植业结构优化 | 第78-101页 |
1 种植业结构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预测 | 第78-89页 |
·预测背景 | 第78-81页 |
·播种面积预测 | 第81-82页 |
·种植业需求预测 | 第82-86页 |
·水资源供给预测 | 第86-88页 |
·发展方向 | 第88-89页 |
2 种植结构发展预测及评价 | 第89-92页 |
·现状种植结构下顺义区未来各作物播种面积 | 第89-90页 |
·种植业需求评价 | 第90页 |
·经济效益评价 | 第90-91页 |
·用水状况评价 | 第91-92页 |
3 节水型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优化设计 | 第92-100页 |
·目标变量的确定 | 第92页 |
·目标函数 | 第92-93页 |
·约束条件设置 | 第93-95页 |
·结果分析 | 第95-100页 |
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01-104页 |
1 结论 | 第101-102页 |
2 讨论 | 第102-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3页 |
作者简历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