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证券市场操纵行为之法律问题
前言 | 第1-9页 |
第一章 研究目的与范围 | 第9-10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第二节 研究范围 | 第9-10页 |
第二章 证券之定义 | 第10-20页 |
第一节 学理之定义 | 第10-13页 |
第二节 主要国家(地区)证券法对证券之定义 | 第13-20页 |
第三章 证券市场之定义与功能及操纵行为 | 第20-26页 |
第一节 证券市场之定义 | 第20-22页 |
第二节 证券市场之功能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建立公开、公平、公正之证券市场 | 第23-25页 |
第四节 证券市场操纵行为之定义 | 第25-26页 |
第四章 证券立法与操纵行为分类 | 第26-39页 |
第一节 英美证券立法与操纵行为之分类 | 第26-32页 |
第一项 英国之证券立法 | 第26-29页 |
第二项 美国之证券立法 | 第29-31页 |
第三项 美国证券法律对操纵行为之分类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日本证券立法与操纵行为之分类 | 第32-34页 |
第一项 日本证券立法 | 第32-33页 |
第二项 日本证券法律操纵行为之分类 | 第33-34页 |
第三节 台湾地区证券立法与操纵行为分类 | 第34-35页 |
第一项 台湾地区证券立法 | 第34页 |
第二项 台湾地区证券法律对操纵行为之分类 | 第34-35页 |
第四节 中国证券立法与操纵行为分类 | 第35-38页 |
第一项 中国证券立法 | 第35-37页 |
第二项 中国证券法律对操纵行为之分类 | 第37-38页 |
第五节 本文对证券市场操纵行为之分类 | 第38-39页 |
第五章 违约不交割 | 第39-45页 |
第一节 行为主体 | 第40-42页 |
第二节 行为态样 | 第42-44页 |
第三节 主观意图 | 第44-45页 |
第六章 冲洗买卖 | 第45-55页 |
第一节 行为主体 | 第48-50页 |
第二节 行为态样 | 第50-53页 |
第三节 主观意图 | 第53-55页 |
第七章 相对委托 | 第55-59页 |
第一节 行为主体 | 第57页 |
第二节 行为态样 | 第57-58页 |
第三节 主观意图 | 第58-59页 |
第八章 以连续交易诱使买卖 | 第59-67页 |
第一节 行为主体 | 第60-61页 |
第二节 行为态样 | 第61-64页 |
第三节 主观意图 | 第64-67页 |
第九章 安定操作 | 第67-72页 |
第一节 立法例 | 第67-70页 |
第二节 如何规范之问题 | 第70-72页 |
第十章 散布流言或散布不实资料 | 第72-78页 |
第一节 行为主体 | 第74-75页 |
第二节 行为态样 | 第75-77页 |
第三节 主观意图 | 第77-78页 |
第十一章 概括性规定 | 第78-81页 |
第一节 行为主体 | 第78页 |
第二节 行为态样 | 第78-80页 |
第三节 主观意图 | 第80-81页 |
第十二章 操纵行为之监管与法律责任 | 第81-98页 |
第一节 民事责任 | 第81-88页 |
第一项 证券市场操纵行为民事责任之性质 | 第81-84页 |
第二项 民事责任之有关问题 | 第84-88页 |
第一款 民事责任之规定与损害赔偿责任主体 | 第84-85页 |
第二款 损害赔偿权利主体 | 第85-86页 |
第三款 因果关系 | 第86页 |
第四款 消灭时效 | 第86-87页 |
第五款 默示之民事责任 | 第87-88页 |
第二节 刑事责任 | 第88-90页 |
一、 美国之规定 | 第88页 |
二、 日本之规定 | 第88页 |
三、 台湾地区之规定 | 第88-89页 |
四、 中国的规定 | 第89-90页 |
第三节 行政监管与行政处罚 | 第90-94页 |
第一项 监管体制 | 第90-91页 |
第二项 行政处罚 | 第91-94页 |
一、 台湾地区的规定 | 第91-93页 |
二、 中国之规定 | 第93-94页 |
第四节 市场监视制度 | 第94-97页 |
第五节 自律管理 | 第97-98页 |
第十三章 反操纵行为之涉外监管 | 第98-105页 |
第一节 单边监管 | 第98-101页 |
第一项 美国的单边监管 | 第98-100页 |
第二项 中国的涉外法律规定 | 第100-101页 |
第二节 国际协作监管 | 第101-105页 |
第一项 美国的国际协作监管 | 第101-102页 |
第二项 国际证监组织 | 第102-105页 |
第十四章 案例评析 | 第105-114页 |
第一节 美国诉Mulheren案 | 第105-108页 |
【案情介绍】 | 第105-107页 |
【案例评析】 | 第107-108页 |
第二节 日本优尼西斯股票案 | 第108-109页 |
【案情介绍】 | 第108-109页 |
【案例评析】 | 第109页 |
第三节 长信案 | 第109-112页 |
【案例介绍】 | 第109-111页 |
【案例评析】 | 第111-112页 |
第四节 会计事务所与律师事务所等违规操纵股市案 | 第112-114页 |
【案情介绍】 | 第112页 |
【案例评析】 | 第112-114页 |
第十五章 结论 | 第114-118页 |
附录一: 中美日等国反操纵行为法律 | 第118-129页 |
1 美国反操纵行为法律 | 第118-122页 |
2 10b-5规则 | 第122-123页 |
3 美国威廉斯法 | 第123页 |
4 日本反操纵行为法律 | 第123-126页 |
5 中国反操纵行为法律 | 第126-127页 |
6 证监会通知 | 第127-129页 |
附录二: 参考书目 | 第129-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