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房地产市场泡沫度测量及其差异研究--以北京、上海、杭州和武汉为例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图目录 | 第11-12页 |
表目录 | 第12-13页 |
1 绪论 | 第13-2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3-18页 |
·实践背景 | 第13-16页 |
·理论背景 | 第16-18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21-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论文结构 | 第22-2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3-49页 |
·房地产经济周期理论 | 第23-28页 |
·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 | 第23-24页 |
·房地产周期波动的成因 | 第24-26页 |
·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异象 | 第26-28页 |
·资产投机理论 | 第28-32页 |
·投机的定义和与投资的区别 | 第28-30页 |
·国内外投机行为的研究现状 | 第30-32页 |
·房地产泡沫理论 | 第32-42页 |
·历史上的泡沫事件 | 第32-35页 |
·房地产泡沫的概念界定 | 第35-38页 |
·国内外房地产泡沫研究现状 | 第38-40页 |
·中国房地产泡沫的结构分析 | 第40-42页 |
·房地产泡沫度的检测方法 | 第42-46页 |
·房地产泡沫的存在性检测 | 第42-46页 |
·房地产泡沫的大小测度 | 第46页 |
·房地产泡沫检测方法比较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9页 |
3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回顾 | 第49-57页 |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 | 第49-52页 |
·土地市场的恢复与发展 | 第49-51页 |
·住房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 第51-52页 |
·中国房地产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52-55页 |
·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支柱产业地位 | 第52-53页 |
·房地产业对其他关联产业的带动 | 第53-54页 |
·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带动 | 第54页 |
·房地产资产价值与中国国家财富 | 第54-55页 |
·中国城市住房细分市场的现状与发展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4 房地产泡沫度实证研究和差异分析 | 第57-123页 |
·城市选择 | 第57页 |
·四个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概况 | 第57-70页 |
·北京房地产市场发展概述 | 第57-61页 |
·上海房地产市场发展概述 | 第61-65页 |
·杭州房地产市场发展概述 | 第65-67页 |
·武汉房地产市场发展概述 | 第67-70页 |
·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概览 | 第70-79页 |
·房地产泡沫度测量及差异分析 | 第79-109页 |
·泡沫度测量 | 第79-90页 |
·泡沫度测量方法比较 | 第90-92页 |
·泡沫度时间差异分析 | 第92-105页 |
·泡沫度城市差异分析 | 第105-109页 |
·房地产泡沫度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第109-121页 |
·指标选择 | 第109-113页 |
·数据来源和说明 | 第113-114页 |
·模型构建 | 第114-115页 |
·实证检验和分析 | 第115-120页 |
·模型结果 | 第120-121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123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123-131页 |
·研究结论 | 第123-125页 |
·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 | 第125-128页 |
·学术价值 | 第125-127页 |
·应用价值 | 第127-128页 |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128-131页 |
·本研究的不足 | 第128-129页 |
·后续研究的展望 | 第129-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7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