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0页 |
一、 论文的选题背景 | 第7页 |
二、 论文的研究对象 | 第7页 |
三、 论文的研究方式 | 第7-8页 |
四、 关于对外资银行监管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8页 |
五、 论文的内容和结构 | 第8页 |
六、 论文的主要观点 | 第8-10页 |
第一章 对外资银行监管的理论依据 | 第10-23页 |
第一节 关于银行监管的理论依据 | 第10-19页 |
一、 关于经济监管的基本理论 | 第10-13页 |
二、 现代银行体系内在脆弱性理论 | 第13-15页 |
三、 关于对外资银行监管的理论 | 第15-19页 |
第二节 对外资银行进行监管的现实必要性 | 第19-23页 |
一、 外资银行对经济金融产生的效应 | 第19-20页 |
二、 国际上银行业发展提出的挑战 | 第20-22页 |
三、 我国加入WTO后的开放条件增强对外资银行监管的紧迫性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内容 | 第23-33页 |
第一节 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基本原则 | 第24-27页 |
一、 对外资银行监管的责任原则 | 第24-25页 |
二、 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政策原则 | 第25-26页 |
三、 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原则的应用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微观措施 | 第27-33页 |
一、 对外资银行的预防性监管 | 第27-30页 |
二、 对外资银行的谨慎性监管 | 第30-31页 |
三、 对外资银行的保护性监管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国际比较 | 第33-44页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地区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比较 | 第33-37页 |
一、 对外资银行监管政策原则的比较 | 第33-34页 |
二、 微观监管措施的比较 | 第34-36页 |
三、 关于发达国家、地区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启示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地区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比较 | 第37-41页 |
一、 对外资银行监管政策原则的比较 | 第37-39页 |
二、 微观监管措施的比较 | 第39-40页 |
三、 关于发展中国家、地区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启示 | 第40-41页 |
第三节 国际上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发展趋势 | 第41-44页 |
一、 加强监管的国际性合作与协调 | 第41-42页 |
二、 强调监管的全面性 | 第42-43页 |
三、 重塑监管理念:全面风险监管 | 第43-44页 |
四、 重视信息披露与市场约束 | 第44页 |
第四章 对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研究 | 第44-74页 |
第一节 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及分析 | 第44-48页 |
一、 我国外资银行的发展 | 第44-47页 |
二、 外资银行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 第47-48页 |
第二节 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的现状 | 第48-54页 |
一、 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实践 | 第49页 |
二、 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缺陷的分析 | 第49-54页 |
第三节 开放条件下我国外资银行监管体系的构筑 | 第54-74页 |
一、 建立健全外资银行法律规范体系 | 第55-56页 |
二、 完善监督管理组织体系 | 第56-63页 |
三、 建设全面风险监管体系 | 第63-67页 |
四、 增加监管手段的多元化 | 第67-70页 |
五、 构建监管的国际合作体系 | 第70-71页 |
六、 关于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方面的监管 | 第7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