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选题意义 | 第12页 |
·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相关理论及研究动态 | 第12-20页 |
·城市化相关理论 | 第12-13页 |
·生态环境相关理论 | 第13-14页 |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研究动态 | 第14-20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南疆铁路沿线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分析 | 第23-32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3-25页 |
·自然环境状况 | 第23-25页 |
·地理位置及范围 | 第23-24页 |
·气候水文特征 | 第24页 |
·地貌环境 | 第24-25页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25页 |
·南疆铁路沿线城市化发展现状 | 第25-27页 |
·南疆铁路沿线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析 | 第27-32页 |
·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 第27-29页 |
·水资源状况 | 第29页 |
·声环境质量状况 | 第29-30页 |
·土地利用分析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南疆铁路沿线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定量评价 | 第32-55页 |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2-38页 |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2-36页 |
·构建原则 | 第32-33页 |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3-36页 |
·构造判断矩阵 | 第36页 |
·层次单排序 | 第36-37页 |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 第37页 |
·层次总排序 | 第37-38页 |
·权重的确定及分析 | 第38-42页 |
·城市化水平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38-40页 |
·生态环境质量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40-42页 |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42-43页 |
·数据来源 | 第42页 |
·数据处理 | 第42-43页 |
·南疆铁路沿线城市化水平的评价 | 第43-48页 |
·南疆铁路沿线城市化水平总评价 | 第43-44页 |
·南疆铁路沿线各中心城市城市化水平定量分析 | 第44-48页 |
·南疆铁路沿线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 第48-52页 |
·南疆铁路沿线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相关分析 | 第52-55页 |
·相关分析 | 第53-55页 |
·相关分析定义 | 第53-54页 |
·相关分析结果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南疆铁路沿线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评析 | 第55-60页 |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型 | 第55-56页 |
·南疆铁路沿线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分析 | 第56-60页 |
第五章 南疆铁路沿线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模式与对策 | 第60-68页 |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模式 | 第60-62页 |
·适度城市化模式 | 第60-61页 |
·生态城市化模式 | 第61页 |
·环保城市化模式 | 第61-62页 |
·节约资源型城市化模式 | 第62页 |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 | 第62-68页 |
·库尔勒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 | 第62-63页 |
·阿克苏市和喀什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 | 第63-64页 |
·和田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 | 第64-66页 |
·吐鲁番市和阿图什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 | 第66-6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8-71页 |
·主要结论 | 第68-70页 |
·特色之处与不足 | 第70-71页 |
·特色之处 | 第70页 |
·不足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的课题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