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23页 |
·现代安全管理概述 | 第10-19页 |
·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概述 | 第10-11页 |
·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 | 第11-13页 |
·安全管理的一般方法 | 第13-17页 |
·安全管理中的关键问题 | 第17-19页 |
·管理机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1页 |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预期研究成果、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2章 长江安全管理在全国水上安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23-31页 |
·内河运输在全国交通运输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23-26页 |
·内河航运在全国战略格局中作用明显 | 第23-24页 |
·内河航运促进了综合运输体系的完善 | 第24-25页 |
·内河航运在特种运输中作用重要 | 第25页 |
·内河航运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25-26页 |
·发展长江航运的重要意义 | 第26-29页 |
·发展长江航运是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 第26-27页 |
·长江航运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 第27-28页 |
·发展长江航运对水资源综合利用起到重要作用 | 第28页 |
·发展长江航运是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需要 | 第28-29页 |
·长江航运的发展离不开执法的保证 | 第29-31页 |
·海事机构的组织体系 | 第29页 |
·海事机构的主要职责 | 第29-31页 |
第3章 长江安全管理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1-37页 |
·长江安全管理机制的现状 | 第31页 |
·当前长江航运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1-37页 |
·船员素质问题 | 第31-32页 |
·船舶问题 | 第32-33页 |
·法规问题 | 第33页 |
·企业效益及通航环境治理问题 | 第33-34页 |
·搜救问题 | 第34页 |
·管理体制问题 | 第34-35页 |
·管理创新问题 | 第35-37页 |
第4章 长江安全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 第37-48页 |
·长江安全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 第37-45页 |
·我国海事机构的主要职能 | 第37-38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8-39页 |
·形势和机遇 | 第39页 |
·长江海事正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第39-40页 |
·海事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 | 第40-41页 |
·2015年中国海事发展的战略目标 | 第41-42页 |
·2005年中国海事发展的奋斗目标 | 第42-43页 |
·加强法制建设 | 第43页 |
·加强业务建设 | 第43-45页 |
·德国管理机制的启示 | 第45-48页 |
·德国內河航运的基本情况 | 第45页 |
·德国内河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 | 第45-48页 |
第5章 长江水上安全管理新机制的模式及实施对策 | 第48-66页 |
·建立长江水上安全管理新机制的基本原则 | 第48-57页 |
·我国国家行政组织的基本原则 | 第48-49页 |
·行政体制改革的新趋势及特点 | 第49-55页 |
·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难点 | 第55-57页 |
·适应长江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机制的模式 | 第57-58页 |
·实施对策 | 第58-66页 |
·建立一个统一并具有综合执法职能的长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新机制 | 第58-59页 |
·加强法规建设,完善安全法规体系,制定一部《长江法》 | 第59页 |
·加大投入,提高长江海事管理的预控、监控能力 | 第59-60页 |
·积极探索长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律 | 第60-6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