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比较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4页 |
第一章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 第14-37页 |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理论 | 第14-19页 |
第二节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第19-26页 |
第三节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 第26-31页 |
第四节 货币政策时滞 | 第31-33页 |
第五节 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其他因素 | 第33-37页 |
第二章 货币政策的适度性研究 | 第37-54页 |
第一节 货币流通速度与经济货币化程度的衡量 | 第37-41页 |
第二节 中国经济的货币化进程分析 | 第41-46页 |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适度性分析 | 第46-49页 |
第四节 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 第49-54页 |
第三章 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的起点 | 第54-82页 |
第一节 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创造和控制 | 第54-62页 |
第二节 货币乘数与货币供应量 | 第62-74页 |
第三节 货币乘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74-82页 |
第四章 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分析 | 第82-112页 |
第一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综述 | 第82-88页 |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途径 | 第88-94页 |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非货币性资产传导途径 | 第94-99页 |
第四节 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途径 | 第99-104页 |
第五节 当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特点 | 第104-107页 |
第六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比较检验 | 第107-112页 |
第五章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 第112-146页 |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 | 第112-122页 |
第二节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种类 | 第122-130页 |
第三节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 第130-134页 |
第四节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 第134-137页 |
第五节 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 | 第137-139页 |
第六节 货币政策的泰勒规则 | 第139-146页 |
第六章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比较 | 第146-179页 |
第一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比较:VAR方法 | 第146-166页 |
第二节 影响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货币政策传导的因素 | 第166-173页 |
第三节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金融结构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 第173-179页 |
第七章 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与发展 | 第179-201页 |
第一节 基础货币的投放 | 第179-188页 |
第二节 中国的银行体系与信贷传导途径 | 第188-194页 |
第三节 中国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 | 第194-198页 |
第四节 完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对策研究 | 第198-201页 |
参考文献 | 第201-207页 |
索引 | 第207-210页 |
后记 | 第210-2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