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空气调节论文--各种房屋空气调节论文

液化石油气温室增二氧化碳与增温兼用技术研究

1 绪论第1-12页
 1.1 概况第8-10页
 1.2 课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第10-12页
  1.2.1 液化石油气温室增温及二氧化碳发生兼用设备研制课题的提出第10页
  1.2.2 研究目的第10页
  1.2.3 研究内容第10-12页
2 液化石油气温室增二氧化碳及增温兼用技术基本原理第12-18页
 2.1 液化石油气温室增二氧化碳及增温兼用技术基本原理第12-13页
 2.2 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及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第13-18页
  2.2.1二 氧化碳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第13-14页
  2.2.2 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第14-15页
  2.2.3 光照强度对增施二氧化碳效果的影响第15-18页
3 液化石油气温室增二氧化碳浓度及增温兼用设备研制与开发第18-76页
 3.1 温室内最佳二氧化碳浓度的确定第18-20页
  3.1.1 不同的二氧化碳施用浓度对西红柿的生产影响实验第18-19页
  3.1.2 温室内对其它作物增加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的效果分析第19-20页
  3.1.3 温室内最佳二氧化碳浓度的实验结论第20页
 3.2 兼用设备在温室中增二氧化碳分布均匀性实验第20-39页
  3.2.1 第一次设计实验及实验结果分析第21-28页
  3.2.2 第二次设计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第28-32页
  3.2.3 第三次设计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第32-36页
  3.2.4 第四次实验设计过程和实验结果第36-39页
  3.2.5 实验总结第39页
 3.3 兼用设备的最终设计第39-44页
  3.3.1 兼用设备的最终设计第39-43页
  3.3.2 烟气成分测定及分析第43页
  3.3.3 兼用设备介绍第43-44页
 3.4 特殊情况下兼用设备的使用情况第44-48页
  3.4.1 非晴好天气条件下兼用设备工作时间的确定实验第44-47页
  3.4.2 非标准温室情况下兼用设备的使用第47-48页
 3.5 兼用设备数学模型的建立第48-76页
  3.5.1 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第48-49页
  3.5.2 温度分布数学模型的建立第49-63页
  3.5.3 温度分布数学模型数据整理及小结第63-69页
  3.5.4二 氧化碳浓度分布情况分析第69-76页
4 温室增二氧化碳及增温实际生产应用实验及经济效益分析第76-80页
 4.1 温室增二氧化碳及增温实际生产实验第76-77页
  4.1.1 实验目的第76页
  4.1.2 实验设计和过程第76页
  4.1.3 结果与分析第76-77页
 4.2 温室增二氧化碳及增温经济效益分析比较第77-80页
  4.2.1 经济性能分析比较第77-79页
  4.2.2 与其它增施方法经济性能分析比较第79页
  4.2.3 实验总结第79-80页
5 结论与建议第80-82页
致谢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附录A第86-122页
附录B第122-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融深化、金融体制发展与经济增长--中韩对比研究
下一篇:农户的小麦遗传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