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10页 |
| ·表面疲劳裂纹扩展的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10-14页 |
| ·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研究概述 | 第11-13页 |
|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研究概述 | 第13-14页 |
| ·疲劳裂纹扩展数值模拟的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14-16页 |
| ·疲劳裂纹扩展数值模拟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疲劳裂纹扩展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 | 第17-27页 |
| ·疲劳裂纹扩展理论 | 第17-18页 |
| ·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理论 | 第18-26页 |
| ·引言 | 第18-19页 |
| ·裂纹前沿应力应变场分析 | 第19-21页 |
| ·Newman-Raju 经验公式 | 第21-23页 |
| ·节点位移外推法 | 第23-24页 |
| ·1/4 节点位移法 | 第24-26页 |
| ·基于有限元方法求解应力强度因子 | 第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表面裂纹模型及裂纹扩展流程的建立 | 第27-38页 |
| ·引言 | 第27页 |
| ·有限元软件 HyperMesh 及 ABAQUS 简介 | 第27-28页 |
| ·含裂纹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8-32页 |
| ·裂纹块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9-31页 |
| ·等参单元网格映射 | 第31页 |
| ·多点约束原理 | 第31-32页 |
| ·裂纹扩展流程的建立 | 第32-37页 |
| ·自编软件 AxDPFlow 简介 | 第33-36页 |
| ·AxDPFlow 软件模拟裂纹扩展实现框图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应力强度因子计算及裂纹扩展形状规律研究 | 第38-54页 |
| ·平板应力强度因子计算与分析 | 第38-44页 |
| ·平板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 第38-39页 |
| ·应力强度因子对比 | 第39-41页 |
| ·多点约束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第41-42页 |
| ·非正交网格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第42-43页 |
| ·裂纹前沿应力强度因子分布 | 第43-44页 |
| ·表面裂纹疲劳扩展的形状规律 | 第44-53页 |
| ·平板表面裂纹疲劳扩展的形状规律 | 第44-48页 |
| ·圆柱表面裂纹疲劳扩展的形状规律 | 第48-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结构疲劳寿命预测 | 第54-66页 |
| ·结构疲劳寿命预测基础理论 | 第54-57页 |
| ·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 第54-56页 |
| ·影响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 | 第56-57页 |
| ·平板表面裂纹扩展疲劳寿命预测 | 第57-61页 |
| ·裂纹扩展增量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 第58页 |
| ·应力比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 第58-61页 |
| ·曲轴剩余疲劳寿命预测 | 第61-65页 |
| ·曲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 第62-63页 |
| ·裂纹前沿几何形状的描述 | 第63-64页 |
| ·曲轴疲劳裂纹扩展寿命预测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 ·总结 | 第66页 |
| ·展望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附录 计算裂纹前沿部分程序代码 | 第74-7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