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 引言: 洛夫:台湾现代诗之“魔” | 第5-6页 |
| 第一章、 生与死的对抗:洛夫诗歌的死亡焦虑 | 第6-13页 |
| Ⅰ 生死同构:《石室之死亡》的特殊意象 | 第6-10页 |
| ⅰ 死亡的具象化 | 第6-8页 |
| ⅱ 死亡的“爱欲化” | 第8-9页 |
| ⅲ 生死同构:一个洛夫的秘密 | 第9-10页 |
| Ⅱ 死的撕裂和生的挣扎 | 第10-13页 |
| ⅰ 时间与死亡 | 第10-11页 |
| ⅱ 魔·兽与神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暧昧而虚浮”的“自我定位”:洛夫诗歌的身份焦虑 | 第13-19页 |
| Ⅰ “身份焦虑”概念及相关内容 | 第13-14页 |
| Ⅱ 失位的漂浮:“漂木”隐喻及其它 | 第14-16页 |
| Ⅲ 我是谁:人对自我身份的迷惘 | 第16-17页 |
| Ⅳ 神奇的红鲑:一个返乡的故事 | 第17-19页 |
| 第三章、 化解生命焦虑的进一步尝试:洛夫诗歌的禅宗意识 | 第19-22页 |
| Ⅰ “真我”,束缚的解脱 | 第20-21页 |
| Ⅱ “瞬间永恒”,无缚的自由 | 第21-22页 |
| 第四章、 焦虑的历史和历史的焦虑:洛夫诗歌的意义阐述 | 第22-26页 |
| 注释 | 第26-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27-28页 |
| 致谢与说明 | 第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