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9页 |
第二章 虚拟专用网(VPN) | 第9-16页 |
2.1 VPN的定义 | 第9-10页 |
2.2 VPN的安全协议 | 第10-13页 |
2.2.1 第二层隧道协议 | 第11页 |
2.2.1.1 PPTP | 第11页 |
2.2.1.2 L2TP | 第11页 |
2.2.2 第三层隧道协议IPSec | 第11-13页 |
2.3 VPN技术的密码学基础 | 第13-16页 |
2.3.1 加密算法 | 第13-14页 |
2.3.2 密钥交换协议 | 第14-16页 |
第三章 IP层安全协议(IPSec) | 第16-39页 |
3.1 IPSec总体结构 | 第16-18页 |
3.1.1 IPSec各组件及相互关系 | 第16-18页 |
3.1.2 IPSec的实施方式 | 第18页 |
3.2 安全联结(Security Association,SA) | 第18-23页 |
3.2.1 SA的定义 | 第18页 |
3.2.2 SA的模式 | 第18-19页 |
3.2.3 SA的组合方式 | 第19-20页 |
3.2.4 安全规则数据库(SPD)和安全联结数据库(SADB) | 第20-22页 |
3.2.4.1 安全规则数据库 | 第20-21页 |
3.2.4.2 安全联结库 | 第21页 |
3.2.4.3 选择符 | 第21-22页 |
3.2.5 SA管理 | 第22-23页 |
3.2.5.1 人工方式 | 第22页 |
3.2.5.2 自动方式 | 第22-23页 |
3.3 认证头协议规范(AH) | 第23-27页 |
3.3.1 AH简述 | 第23页 |
3.3.2 AH报头格式 | 第23-24页 |
3.3.3 协议头部处理 | 第24-27页 |
3.3.3.1 AH认证头位置 | 第24-25页 |
3.3.3.2 支持的算法 | 第25页 |
3.3.3.3 认证值的计算 | 第25-27页 |
3.4 封装安全载荷(ESP)规范 | 第27-30页 |
3.4.1 ESP简介 | 第27页 |
3.4.2 报文格式 | 第27-28页 |
3.4.3 报文处理 | 第28-30页 |
3.4.3.1 协议头位置 | 第29页 |
3.4.3.2 支持的算法 | 第29-30页 |
3.5 AH协议和ESP协议比较 | 第30页 |
3.6 Internet自动密钥交换协议(IKE) | 第30-39页 |
3.6.1 ISKAMP | 第31-33页 |
3.6.2 IKE的两个协商阶段 | 第33-39页 |
3.6.2.1 IKE的第一阶段 | 第33-37页 |
3.6.2.2 第二阶段的交换 | 第37-39页 |
第四章 Windows下实现基于IPSec的Vpn client | 第39-53页 |
4.1 Windows网络结构与网络驱动程序接口规范(Network Drive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NDIS)驱动程序 | 第39-43页 |
4.1.1 Windows网络结构与OSI模型 | 第39-40页 |
4.1.2 NDIS驱动程序 | 第40-43页 |
4.1.2.1 NDIS网卡驱动程序 | 第40-41页 |
4.1.2.2 NDIS协议驱动程序 | 第41页 |
4.1.2.3 NDIS中间层驱动程序 | 第41-43页 |
4.2 IPSec在Windows下的实现 | 第43-50页 |
4.2.1 IPSec各组件 | 第43-44页 |
4.2.2 IPSec协议处理 | 第44-50页 |
4.2.2.1 外出处理 | 第44-49页 |
4.2.2.2 进入处理 | 第49-50页 |
4.3 应用实例 | 第50-53页 |
4.3.1 系统初始化配置 | 第50-51页 |
4.3.2 系统工作过程 | 第51-53页 |
第五章 小结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个人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