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0页 |
1.1 引言 | 第7-8页 |
1.2 打印机彩色特性 | 第8页 |
1.3 论文工作的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1.4 以下各章节安排 | 第9-10页 |
第二章 色彩理论与实验基础 | 第10-17页 |
2.1 表色系统 | 第10-11页 |
2.2 CIE表色系统 | 第11-15页 |
2.2.1 RGB表色系统 | 第11-13页 |
2.2.2 XYZ表色系统 | 第13-14页 |
2.2.3 均匀表色系统 | 第14-15页 |
2.2.4 色差及心理相关量 | 第15页 |
2.3 输出设备成色原理 | 第15-17页 |
2.3.1 加色法混色 | 第15-16页 |
2.3.2 减色法混色 | 第16-17页 |
第三章 打印机彩色特性传统获取方法 | 第17-30页 |
3.1 彩色分色以及常见分色算法 | 第17-20页 |
3.1.1 彩色分色算法概念及其重要性 | 第17-18页 |
3.1.2 现有彩色分色技术及其优缺点 | 第18-20页 |
3.1.2.1 灰色分量替代法(GCR) | 第19页 |
3.1.2.2 底色增益(UnderColor Addition) | 第19-20页 |
3.1.2.3 底色去除(UnderColor Removal) | 第20页 |
3.2 综合彩色分色算法设计与分析 | 第20-25页 |
3.2.1 算法的总体思想 | 第20-21页 |
3.2.2 综合彩色分色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第21-25页 |
3.2.2.1 视觉均匀的各色型值点(典型墨量)提取 | 第21-23页 |
3.2.2.2 打印机色域样本集原始数据获取算法及结果数据形成 | 第23-25页 |
3.3 打印机彩色特性的获取 | 第25-29页 |
3.3.1 打印机输入输出转换 | 第25-28页 |
3.3.2 打印机色域的获取 | 第28-29页 |
3.4 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扫描仪检测原理分析 | 第30-41页 |
4.1 色度值的测量和计算 | 第30-31页 |
4.2 常用扫描器件 | 第31-33页 |
4.2.1 电荷耦合器件(CCD) | 第31-32页 |
4.2.2 光电倍增管(PMT) | 第32-33页 |
4.2.3 扫描仪的主要技术参数 | 第33页 |
4.3 CCD扫描仪代替分光测色仪可行性分析 | 第33-41页 |
4.3.1 CCD检测色度原理分析 | 第33-36页 |
4.3.2 CCD代替分光测色仪的可行性 | 第36-41页 |
第五章 扫描仪的高精度校正方法 | 第41-58页 |
5.1 常见扫描仪校正算法 | 第41-47页 |
5.1.1 光谱分析方法(PCA方法) | 第41-43页 |
5.1.2 直接变换法 | 第43-47页 |
5.2 多项式回归校正 | 第47-58页 |
5.2.1 多项式回归校正流程 | 第49-50页 |
5.2.2 针对标准校正靶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0-55页 |
5.2.2.1 标准校正靶的分析与设计 | 第50-54页 |
5.2.2.2 校正结果及分析 | 第54-55页 |
5.2.3 针对改进校正靶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5-56页 |
5.2.4 分区域校正方法 | 第56-58页 |
第六章 打印机彩色特性自动生成方法 | 第58-62页 |
6.1 打印机彩色特性自动生成方法 | 第58-62页 |
6.1.1 打印机彩色特性生成流程 | 第58-59页 |
6.1.2 关键技术说明 | 第59-62页 |
结束语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研究成果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