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国际金融中心基本理论 | 第1-20页 |
第一节 金融中心概述 | 第10-13页 |
一、 金融中心的定义和类别 | 第10-11页 |
二、 金融中心的主要特征和功能 | 第11-12页 |
三、 金融中心的基本标志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国际金融中心成因分析 | 第13-20页 |
一、 综合国力 | 第13-14页 |
二、 政治环境 | 第14页 |
三、 政府行为 | 第14-15页 |
四、 地理位置 | 第15-16页 |
五、 金融中心结构 | 第16-17页 |
六、 金融环境 | 第17-18页 |
七、 历史机遇 | 第18-19页 |
八、 经济体制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 | 第20-30页 |
第一节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 | 第20-22页 |
一、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是香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 第20-21页 |
二、 资本国际化是香港金融中心形成的外在原因 | 第21-22页 |
第二节 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有利条件 | 第22-24页 |
一、 香港的地理条件 | 第22-23页 |
二、 香港的社会经济条件 | 第23-24页 |
第三节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标志 | 第24-26页 |
一、 银行数量猛增且外资银行比重不断增加 | 第24-25页 |
二、 银行业务迈向国际化 | 第25页 |
三、 香港当地银行走向国际化 | 第25页 |
四、 金融市场初具规模 | 第25-26页 |
第四节 80年代以后香港金融体系稳步发展 | 第26-30页 |
一、 80年代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 | 第26-27页 |
二、 90年代的香港金融体制的发展 | 第27-28页 |
三、 亚洲金融风暴与香港金融体系 | 第28-30页 |
第三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特征和结构 | 第30-42页 |
第一节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特征 | 第30-32页 |
一、 香港是“自发形成”的集成型功能性国际金融中心 | 第30-31页 |
二、 香港是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 | 第31页 |
三、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脆弱性 | 第31-32页 |
第二节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结构 | 第32-42页 |
一、 集团化多样化的金融机构。 | 第32-34页 |
二、 广泛而不断完善的金融市场 | 第34-39页 |
三、 独特的金融管理体制 | 第39-42页 |
第四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前景 | 第42-54页 |
第一节 社会稳定和经济稳健增长是保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前提 | 第42-43页 |
一、 保持社会稳定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前提 | 第42页 |
二、 保持经济稳健增长是保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基础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加强香港金融当局的监管调控作用 | 第43-48页 |
一、 香港金融管理体制的加强完善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管理体制 | 第43-44页 |
二、 完善金融管理当局的职能 | 第44-46页 |
三、 进一步完善银行业条例 | 第46-47页 |
四、 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 | 第47-48页 |
第三节 内地与香港的经济金融合作 | 第48-52页 |
一、 香港与中国内地的经济联系 | 第48页 |
二、 内地与香港的经济金融合作将促进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 | 第48-49页 |
三、 加强内地与香港的金融合作,充分利用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 | 第49-51页 |
四、 内地金融中心与香港的关系 | 第51-52页 |
第四节 加强与亚太地区各国的联系,进一步发挥区域优势 | 第52-54页 |
结 语 | 第54-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