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VM的并行计算在PC机群上的实现
第一章 引言 | 第1-10页 |
1.1 并行计算机 | 第7-8页 |
1.2 并行计算的应用 | 第8页 |
1.3 本论文主要的工作 | 第8-10页 |
第二章 并行计算基本理论 | 第10-20页 |
2.1 并行性 | 第10页 |
2.2 并行计算机分类 | 第10-11页 |
2.3 并行计算模型 | 第11-15页 |
2.4 并行算法的一般概念 | 第15-17页 |
2.4.1 并行算法分类 | 第15-16页 |
2.4.2 并行算法的性能评价 | 第16-17页 |
2.5 并行算法的设计技术 | 第17-18页 |
2.6 通信与同步 | 第18页 |
2.7 并行算法的特殊表示 | 第18-19页 |
2.8 设计并行算法应注意的问题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网络并行计算及网络并行计算环境PVM | 第20-26页 |
3.1 网络并行计算 | 第20-21页 |
3.2 网络并行计算的编程模式 | 第21-22页 |
3.3 负载平衡 | 第22-23页 |
3.4 PVM简介 | 第23-26页 |
3.4.1 PVM的产生和发展 | 第23页 |
3.4.2 PVM的通信机制 | 第23页 |
3.4.3 PVM的组成 | 第23-24页 |
3.4.4 PVM的工作模式 | 第24-25页 |
3.4.5 PVM的特点 | 第25-26页 |
第四章 在PC机上建立网络并行计算平台 | 第26-32页 |
4.1 软硬件配置 | 第27-28页 |
4.1.1 硬件 | 第27页 |
4.1.2 软件 | 第27-28页 |
4.2 PC机群网络并行计算环境的建立 | 第28-32页 |
4.2.1 PVM软件包的安装 | 第28-29页 |
4.2.2 并行虚拟机的建立 | 第29-30页 |
4.2.3 并行虚拟机的启动 | 第30-32页 |
第五章 并行程序的基本框架及并行程序的开发过程 | 第32-37页 |
5.1 SPMD模型并行程序的基本框架 | 第32-33页 |
5.2 开发PVM并行应用程序的过程 | 第33-37页 |
5.2.1 确定所采用的编程模式 | 第33-34页 |
5.2.2 编译PVM并行应用程序 | 第34-35页 |
5.2.3 调试PVM并行应用程序 | 第35-36页 |
5.2.4 运行PVM并行应用程序 | 第36-37页 |
第六章 最短路径算法在并行虚拟机上的设计与实现 | 第37-56页 |
6.1 最短路径的串行算法 | 第39-44页 |
6.1.1 Dijkstra算法 | 第39-40页 |
6.1.2 F-Heap堆算法 | 第40-44页 |
6.2 最短路径的并行算法 | 第44-50页 |
6.2.1 基于Dijkstra的并行算法 | 第44-46页 |
6.2.2 所有点对的并行算法 | 第46-50页 |
6.3 网络数据的生成 | 第50-52页 |
6.4 提高并行性能的具体方法 | 第52-54页 |
6.4.1 调整数据结构 | 第52-53页 |
6.4.2 加大并行粒度 | 第53页 |
6.4.3 采用较优的消息传递方式 | 第53-54页 |
6.5 实测结果 | 第54-56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