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城后工业公园植物景观调查与评价研究--以沪杭两市五个公园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引言第10-30页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选题背景第10页
     ·选题意义第10-11页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1-13页
     ·研究主要内容第11-12页
     ·研究方法第12-13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13页
   ·研究目标和创新点第13-14页
   ·城市后工业公园植物景观相关概念第14-23页
     ·后工业社会第14页
     ·城市工业废弃地第14-18页
     ·后工业景观与后工业景观设计第18-19页
     ·城市后工业公园第19-22页
     ·植物景观与后工业植物景观设计第22-23页
   ·相关理论基础第23-27页
     ·生态学理论第23-24页
     ·美学理论第24-25页
     ·环境心理学理论第25-27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27-30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27-28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28-30页
第二章:城市后工业公园实例介绍及植物景观分析第30-45页
   ·萌芽期的城市后工业公园(19 世纪末以来至 1950 年代)第30-32页
   ·探索期的城市后工业公园(1960-1979 年代)第32-34页
   ·发展期的城市后工业公园(1980-1990 年代)第34-39页
   ·成熟期的城市后工业公园(1990-1999 年代)第39-41页
   ·普及发展期的城市后工业公园(2000 年代以来)第41-45页
第三章:沪杭城市后工业公园植物景观调查分析第45-69页
   ·样地概况及植物景观分析第45-57页
     ·世博公园第45-48页
     ·上海后工业生态景观公园第48-51页
     ·白莲泾公园第51-53页
     ·浙窑公园第53-54页
     ·LOFT 文化公园第54-57页
   ·样地植物群落调查第57-59页
     ·样地选择与设置第57-58页
     ·调查内容与方法第58-59页
   ·样地植物群落分析第59-69页
     ·物种组成分析第59页
     ·植物景观特性分析第59-61页
     ·植物群落配置分析第61-69页
第四章:基于 AHP 法的城市后工业公园植物景观评价第69-92页
   ·层次分析法第69页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第69-70页
     ·指标选择原则第69-70页
     ·指标体系构成第70页
   ·确定指标权重第70-76页
     ·构造指标递阶层次模型第70-71页
     ·构造一对比较判断矩阵第71-72页
     ·计算指标权重第72-73页
     ·结果与分析第73-76页
   ·指标赋值第76-79页
   ·确定综合评价指数第79-81页
   ·结果与分析第81-92页
     ·各样地植物景观质量分析第86-87页
     ·不同类型群落植物景观质量分析第87-88页
     ·不同区域植物景观质量分析第88-89页
     ·不同公园植物景观质量分析第89-92页
第五章:结论与讨论第92-96页
   ·结论第92-93页
     ·不同阶段城市后工业公园植物景观特征第92页
     ·沪杭五个城市后工业公园样地群落特征第92-93页
     ·沪杭城市后工业公园植物景观质量第93页
   ·讨论第93-96页
     ·沪杭城市后工业公园植物景观现状优缺点及建议第93-95页
     ·前景与展望第95页
     ·论文不足之处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0页
附录第100-124页
 附录 1 城市后工业公园植物景观评价指标调查问卷第100-104页
 附录 2 样地植物景观质量评价调查问卷(定性指标)第104-106页
 附录 3 样地植物名录及景观特性表第106-115页
 附录 4 图片索引第115-117页
 附录 5 样地照片第117-124页
个人简历第124-125页
致谢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杭州市滨水休闲空间发展探究--以杭州西湖、西溪、运河为例
下一篇:杭州上城区立体绿化景观优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