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电冷联产技术的煤矿瓦斯利用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及其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瓦斯利用的方式 | 第11-12页 |
·民用 | 第11-12页 |
·生产化工产品 | 第12页 |
·发电 | 第12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设计依据及主要规范、标准 | 第13-14页 |
·设计依据 | 第13页 |
·主要规范、标准 | 第13-14页 |
2 热电冷联产理论与应用 | 第14-22页 |
·热电冷联产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热电冷联产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 第16-17页 |
·热电冷联产系统的应用领域 | 第17页 |
·本矿用热电冷联产系统方案 | 第17-22页 |
3 负荷计算与分配 | 第22-31页 |
·热负荷 | 第22-26页 |
·热负荷的分类与计算方法 | 第22-24页 |
·矿区热负荷计算 | 第24-26页 |
·冷负荷 | 第26-29页 |
·研究背景 | 第26-27页 |
·煤矿热害原因分析与制冷负荷计算 | 第27-29页 |
·热源/热负荷分配方案 | 第29-31页 |
4 系统选型与配型 | 第31-51页 |
·发电机组 | 第31-36页 |
·内燃机热电冷联产系统的特点 | 第31页 |
·内燃机发电机组的选型与定型 | 第31-33页 |
·发电机组的变工况试验特性分析 | 第33-36页 |
·发电机组装机容量的确定 | 第36页 |
·供热机组选型 | 第36-42页 |
·针形管余热锅炉的工作原理 | 第37-38页 |
·余热锅炉热能换算 | 第38-39页 |
·热机装机选型 | 第39-41页 |
·热机装机容量 | 第41-42页 |
·制冷机组选型 | 第42-51页 |
·矿井降温系统的分类 | 第42页 |
·矿井降温系统的布置方式 | 第42-43页 |
·机组制冷方式的选择 | 第43-46页 |
·溴化锂制冷机组的选型优化 | 第46-51页 |
5 系统集成组合与计算 | 第51-59页 |
·站址的选取 | 第51-52页 |
·冷水输送方案的确定 | 第52-54页 |
·井下高低压换热装置的布设 | 第52-54页 |
·冷媒水管路的布设 | 第54页 |
·供暖输送方案的确定 | 第54-55页 |
·管网计算 | 第55-59页 |
·输水管径的确定 | 第55-57页 |
·管网保温措施 | 第57-59页 |
6 热电冷联产系统经济性分析 | 第59-66页 |
·热经济性分析 | 第59-62页 |
·热经济性评价指标 | 第59-61页 |
·整个系统的热经济性分析 | 第61-62页 |
·技术经济性分析 | 第62-66页 |
·技术经济评价公式 | 第62-64页 |
·技术评价指标 | 第64-65页 |
·经济评价结论 | 第65-66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 第66-67页 |
·论文创新点和主要工作 | 第66-67页 |
·论文主要结论 | 第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作者简历 | 第70-7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