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用户端电能质量补偿器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电能质量问题的存在 | 第10页 |
·电能质量的补偿技术的现状 | 第10-11页 |
·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UPQC)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2 电能质量综合补偿器的主电路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 第14-23页 |
·UPQC 的拓扑结构 | 第14-16页 |
·有源滤波器的基本电路结构 | 第14-15页 |
·UPQC 的基本结构 | 第15-16页 |
·UPQC 控制技术简介 | 第16-17页 |
·UPQC 的控制策略 | 第16-17页 |
·UPQC 的控制模式分类 | 第17页 |
·UPQC 控制器的基本组成 | 第17-19页 |
·有源滤波器电力电子器件的控制 | 第17-18页 |
·UPQC 控制器组成 | 第18-19页 |
·UPQC 直接补偿模式 | 第19-21页 |
·直接补偿模式的基本原理 | 第19-20页 |
·电能质量信号检测技术比较分析 | 第20-21页 |
·UPQC 直接控制模式 | 第21-23页 |
·直接控制模式概述 | 第21-22页 |
·直接控制模式比较分析 | 第22-23页 |
3 新颖控制策略下 UPQC 直接控制模式的研究 | 第23-46页 |
·直接控制方法的理论基础 | 第23-29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补偿等效原理 | 第23-24页 |
·APF 电流控制与电源电流直接控制的等效性 | 第24-26页 |
·APF 电压控制与负载电压直接控制的等效性 | 第26-27页 |
·磁通平衡下的变压器特性 | 第27-29页 |
·直接控制方法的研究 | 第29-33页 |
·功率平衡分析 | 第29-32页 |
·直流电容电压的稳定及控制 | 第32-33页 |
·恒频滞环跟踪控制原理 | 第33-39页 |
·恒频滞环跟踪控制方法综述 | 第33-34页 |
·滞环电流跟踪控制的基本思想 | 第34-35页 |
·恒频滞环跟踪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35-36页 |
·恒频滞环控制的实现 | 第36-39页 |
·UPQC 具体实现结构 | 第39-46页 |
·UPQC 具体实现结构 | 第39-40页 |
·电压电流双闭环调节器的设计 | 第40-42页 |
·仿真电路及结果 | 第42-46页 |
4 主电路与控制电路设计 | 第46-64页 |
·主电路设计 | 第46-49页 |
·功率开关器件的选取 | 第46-47页 |
·IPM 驱动电路设计 | 第47-48页 |
·IPM 驱动电源设计 | 第48页 |
·IPM 过压保护电路 | 第48-49页 |
·直流侧电容电压隔离转换电路设计 | 第49-50页 |
·锁相环技术的应用及指令信号的产生 | 第50-56页 |
·锁相环的基本原理及 CD4046 的结构 | 第51-52页 |
·数字合成标准正弦波方法 | 第52-53页 |
·锁相环电路参数设计 | 第53-54页 |
·指令信号的产生 | 第54-56页 |
·主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56-64页 |
·数字控制系统的选用 | 第56-57页 |
·UPQC 实验装置控制部分的整体设计方案 | 第57-58页 |
·采样电路设计 | 第58-59页 |
·串联部分参考电流的输出设计 | 第59页 |
·DSP 系统的外围电路设计 | 第59-63页 |
·液晶显示电路 | 第63-64页 |
5 软件部分设计 | 第64-68页 |
·软件设计主体结构 | 第64-65页 |
·同步标准正弦产生相关部分 | 第65页 |
·模拟量的数字量化 | 第65-66页 |
·调节器数字化实现 | 第66-67页 |
·采样频率的选择和数字滤波设计 | 第67-68页 |
·采样频率的选择 | 第67页 |
·数字滤波 | 第67-68页 |
6 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68-72页 |
·主电路参数设计 | 第68-69页 |
·公共直流侧电压的选取 | 第68页 |
·公共直流侧电容大小的确定 | 第68页 |
·高频开关脉动滤波器参数的选取 | 第68-69页 |
·仿真研究 | 第69-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