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Summary | 第4-7页 |
| 缩略语表 | 第7-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 ·苜蓿产业的发展 | 第11-12页 |
| ·苜蓿产业的重要性及发展前景 | 第11-12页 |
| ·苜蓿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12页 |
| ·苜蓿虫害的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 ·苜蓿虫害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苜蓿蓟马的研究现状 | 第16页 |
| ·苜蓿蓟马的种类及分布 | 第16-17页 |
| ·牛角花齿蓟马的分类地位 | 第17页 |
| ·牛角花齿蓟马的基本特点 | 第17-19页 |
| ·蓟马对苜蓿产业发展的影响 | 第19页 |
| ·苜蓿抗虫育种的研究进展 | 第19-25页 |
| ·苜蓿抗虫育种的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 ·苜蓿抗虫育种取得的成就 | 第21-23页 |
| ·苜蓿抗蓟马育种的进展 | 第23页 |
| ·苜蓿抗虫育种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 ·苜蓿抗虫育种今后的方向及展望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立题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 | 第25-30页 |
| ·立题背景 | 第25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 ·研究的目标、内容 | 第26-27页 |
| ·研究的目标 | 第26页 |
| ·研究的内容 | 第26-27页 |
| ·试验设计 | 第27-29页 |
| ·试验地概况 | 第27页 |
| ·试验材料 | 第27页 |
| ·试验设计 | 第27-28页 |
| ·数据统计处理与分析 | 第28-29页 |
| ·技术路线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牛角花齿蓟马为害胁迫下紫花苜蓿的抗性表现 | 第30-35页 |
| ·试验方法 | 第30-31页 |
| ·受害程度的调查 | 第30页 |
| ·生长指标的测定 | 第30-3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3页 |
| ·蓟马为害后抗、感蓟马苜蓿无性系的受害指数 | 第31页 |
| ·蓟马为害对抗、感蓟马苜蓿无性系生长特性的影响 | 第31-33页 |
| ·讨论 | 第33-35页 |
| ·牛角花齿蓟马为害后 R-1、I-1 无性系受害指数的比较 | 第33页 |
| ·牛角花齿蓟马为害对 R-1、I-1 无性系生长特性的影响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牛角花齿蓟马为害胁迫下紫花苜蓿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 第35-66页 |
| ·试验方法 | 第36-37页 |
|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36页 |
| ·气体交换参数的测定 | 第36页 |
|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第36-3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7-59页 |
| ·蓟马为害对抗、感蓟马苜蓿无性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 ·蓟马为害对抗、感蓟马苜蓿无性系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第38-44页 |
| ·蓟马为害对抗、感蓟马苜蓿无性系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 第44-59页 |
| ·讨论 | 第59-66页 |
| ·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与苜蓿抗蓟马的关系 | 第60页 |
| ·气体交换参数的变化与苜蓿抗蓟马的关系 | 第60-62页 |
|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与苜蓿抗蓟马的关系 | 第62-66页 |
| 第五章 牛角花齿蓟马为害胁迫下紫花苜蓿的抗性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第66-100页 |
| ·试验方法 | 第66-77页 |
| ·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测定 | 第66-68页 |
| ·氮代谢的测定 | 第68-71页 |
| ·自由基产生速率及 MDA 含量的测定 | 第71-73页 |
|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第73-74页 |
| ·非酶抗氧化物质含量的测定 | 第74-76页 |
| ·防御性酶活性的测定 | 第76-7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77-92页 |
| ·蓟马为害对抗、感蓟马苜蓿无性系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77-80页 |
| ·蓟马为害对抗、感蓟马苜蓿无性系氮代谢的影响 | 第80-82页 |
| ·蓟马为害对抗、感蓟马苜蓿无性系自由基产生速率及 MDA 含量的影响 | 第82-86页 |
| ·蓟马为害对抗、感蓟马苜蓿无性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86-89页 |
| ·蓟马为害对抗、感蓟马苜蓿无性系非酶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89-90页 |
| ·蓟马为害对抗、感蓟马苜蓿无性系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 | 第90-92页 |
| ·讨论 | 第92-100页 |
| ·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与苜蓿抗蓟马的关系 | 第92-93页 |
| ·氮代谢与苜蓿抗蓟马的关系 | 第93-94页 |
| ·自由基产生速率及 MDA 含量变化与苜蓿抗蓟马的关系 | 第94-95页 |
| ·抗氧化酶活性变化与苜蓿抗蓟马的关系 | 第95-97页 |
| ·非酶抗氧化物质含量变化与苜蓿抗蓟马的关系 | 第97-98页 |
| ·防御性酶活性变化与苜蓿抗蓟马的关系 | 第98-100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100-102页 |
| 致谢 | 第102-10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3-118页 |
| 作者简介 | 第118-120页 |
| 导师简介 | 第120-121页 |